名师高校>正文

江苏师范大学中俄学子“泉声化育,言振阡陌”实践团开展航天科普进社区活动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7-12     

  七月的徐州城,暑气蒸腾。7月9日上午,江苏师范大学“泉声化育,言振阡陌”实践团奔赴徐州市鼓楼区白云山社区,以“执手化箭 星河共筑”为主题,开启一场沉浸式航天科普实践之旅。

  溯源火箭:从历史到今朝的时空对话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依托“泉声化育,言振阡陌”的实践主旨,将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相融合,以“什么是火箭”为切入点,用通俗语言串联起火箭跨越千年的发展脉络。“大家看,这古代的‘飞火枪’,是原始火箭雏形,靠火药燃烧产生推力,这是咱们先辈对航天探索的最初尝试……” 队员指着展板上的古火箭图示,将时光拉回千年前的烽火战场。当画面切换到现代运载火箭发射场景,巨大火箭腾空而起、烈焰喷涌的震撼画面,瞬间抓住同学们的目光。

  在讲述“火箭之王”钱学森的事迹时,实践团队员们带着中俄学子特有的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深情叙述:“钱学森先生在美国已是世界知名空气动力学家,却毅然放弃优厚条件,突破重重阻碍回国。他让中国导弹、原子弹发射至少推进20年,‘两弹一星’背后,是他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每一次火箭升空烈焰。咱们江苏师大中俄学子,始终传承这种融通中外、报效家国的精神,今天带大家了解航天,也是希望把这份情怀传递下去。” 孩子们听得入神,眼神中闪烁对航天先辈的崇敬,航天精神的种子,在基层社区与学院精神的共鸣中,悄然埋下。

  趣味实验:让原理“触手可及”的实践课堂

  为让抽象火箭原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实践团结合“泉声化育”注重实践育人的理念,精心设计趣味实验环节。“大家吹过气球吧?今天用气球模拟火箭,感受反冲力!” 队员手持气球演示,“充满气松开,空气向下喷,气球向上飞,这和火箭反冲升空原理一样!” 简单实验让孩子们瞬间理解基本逻辑,纷纷动手尝试,在社区活动室里,气球飞升的弧线与欢笑声交织。

  而最让大家期待的水火箭制作,更是实践团践行“言振阡陌”、赋能基层的生动体现。提前备好硬卡纸、空水瓶等材料,队员们带领居民一步步“造火箭”:“剪扇形卡纸卷成圆锥当箭头,减少阻力;画尾翼、粘贴固定,平衡飞行……” 从剪裁到调试,孩子们全程参与,同学们感慨:“平时看航天新闻觉得远,今天自己做‘火箭’,才懂这里头学问大!咱江苏师大的授课人教得细,把知识落到实处了。”

  发射时刻:点燃探索热情的青春见证

  “一切就绪,发射!” 随着实践团队员指令,孩子们握着气筒,紧张又兴奋地为水火箭充气。“嗖——” 水火箭带着哨声破空而出,在空中划出弧线,社区里欢呼声此起彼伏。“我的火箭飞起来啦!” 孩子们蹦跳欢呼,围着队员追问:“装水量咋影响高度?尾翼咋调更稳?” 队员们结合中俄学子理工学科背景,从物理原理到工程思维,耐心解答,借水火箭发射,传递科研探索乐趣,让“泉声化育”的实践成果,在社区落地开花。

  此次白云山社区航天科普实践,是江苏师大江苏圣理工学院—中俄学院“泉声化育,言振阡陌”理念的深度落地。从历史溯源到原理实践,从发射体验到发展纵览,实践团将航天科普与学院精神相融合,让“探索浩瀚宇宙”成为触手可及的体验。既点燃社区青少年们的航天热情,也让学院学子在服务中,践行“以知识赋能社会,以实践厚植情怀”的使命。当水火箭划破天际,当航天精神在讲述中传递,这场实践,是一次科普行动,更是中俄学子青春力量与基层社区的深度对话,让航天梦的火种,在阡陌间熠熠生辉,照亮更多人奔赴星河的征途,也为暑期实践写下生动注脚。(作者:顾紫煊 黄磊 张雅涵 曹依晗 张欣彤 王子馨 陈麒宇 刘滨宾)

头条新闻

  • 破局与跃升:广城职学生以直播激活信宜

      在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时代浪潮中,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红心食匠”突击队已连续多日扎根信宜北界镇,以专业化直播矩阵开启助农新征程,用青春力量为乡村特色农产品“代言”。  开播初期,团队面临直播设备调试滞后、相关场地荒废等挑战。首次时试播麦克风收音不清,背景陈设陈旧,观看数据一度遇冷,

  • 江苏师范大学中俄学子“泉声化育,言振

      七月的徐州城,暑气蒸腾。7月9日上午,江苏师范大学“泉声化育,言振阡陌”实践团奔赴徐州市鼓楼区白云山社区,以“执手化箭 星河共筑”为主题,开启一场沉浸式航天科普实践之旅。  溯源火箭:从历史到今朝的时空对话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依托“泉声化育,言振阡陌”的实践主旨,将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相融合

  • 与岗位科学家同行,探寻丘陵农机新未来

    7月5日至11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咸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湖北省咸宁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8名本科生在国家级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李善军教授全程指导下,深入农机科研基地、智慧农业示范园和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技术攻关、田间劳动与红色研学,探索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解决方案,赋能乡村振兴。 解码山地运输机

  • 家园共育 携手成长 ——相沟镇中心

      为了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关注幼儿暑假期间的安全与健康,相沟镇中心幼儿园三义分园于7月11日举行以“家园共育,携手成长”为主题的暑期家长会活动。  家长会伊始,甄园长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向家长们全面回顾了本学期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从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自主游戏,绘本阅读到孩子们

  • 青春执笔,绘就茶苑新篇——万名大学生

      引言   在广袤的乡村画卷中,老人是承载乡愁、见证变迁的珍贵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老人是承载岁月、传递乡愁的珍贵底色。”关爱乡村老人,守护“一老一小”,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温情篇章。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甲路拾遗·VR溯艺”实践队,响应“万名大学生进千站”号召,深入

  • 大学生走进通成山庄:跨越代际的温暖对

      大学生走进通成山庄:跨越代际的温暖对话与双向成长  为了深入了解老年群体生活现状,促进代际交流与融合,宿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青晖伴行”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于6月27日在通成山庄与多位老人展开深入交流,本次参与活动有经济管理学院分团委部分老师与“青晖伴行”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全体。  团队首先来到吴爷爷家

  • 筑牢健康防线 守护幼苗成长

      夏季是各类传染病高发期,为切实保障全园师幼健康安全,有效预防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常见传染病。相沟镇中心幼儿园三义分园近期开展科学防控工作,通过环境整治,健康教育,家园协同三大举措,全力构筑校园健康屏障。  老师们通过卡通视频,图片等形式生动讲解病毒传播途径,引导幼儿理解“喷嚏礼仪”“口

  • 连厢击节处 青春续文脉 —— 武昌工

      (通讯员姚欣雨 陈靖雯 程欣悦 杨傲雪)乡村振兴的时代卷轴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来不是静止的符号,而是流动的精神长河。7月6日,武昌工学院“宣恩青韵・滚照厢魂”非遗传承队走进湖北宣恩凤山村,与村民共舞滚龙连厢的瞬间,好似明白了所谓传承,正是青春与传统的双向奔赴,是让文化基因在当代青年血脉中延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