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高校>正文

这些“00后”厉害了!北航学子从零打造太空碎片清除利器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7-10     

  在科技前沿领域,青年人才正以惊人的速度崭露头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的 00 后学子们,凭借其卓越的智力、坚韧的毅力和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正引领着太空碎片清除技术的发展。这支平均年龄 21岁的团队,用两年时间从零起步,让中国青年的智慧闪耀在地球轨道之上。

图 1 团队成员合影

  一、太空 “垃圾场” 警报:30 亿美元年损失催生出征令

  “我们不能在垃圾场里建商场。”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学生、“悟空” 团队队长陈俞燃的电脑上,显示着一张近地轨道碎片分布热力图,密密麻麻的红色就是数量日益增加的太空碎片。欧空局数据显示,太空中直径10厘米以上的碎片达 3.8 万个,1-10厘米级碎片超140万,毫米级碎片更是突破 1.3亿。这些高速飞行的 “太空炮弹”,每年造成全球超30亿美元损失,甚至2022年联盟MS-22载人飞船因碎片撞击泄漏冷却液,2023 年进步MS-21货运飞船再现类似险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太空交通管理,确保太空系统稳定有序运行’,这正是我们的使命。” 陈俞燃回忆,2023年团队组建之初,他们带着调研数据拜访航天员桂海潮教授。当时,桂海潮刚完成空间站相关任务,指着舱体局部损伤的照片说:“碎片清除,是在为航天员和太空资产‘保命’。”这句叮嘱,成了团队从零开始的初心。

  彼时,全球已有10余家机构探索碎片清除技术,但痛点显著:单星方案监控覆盖不足,地基探测存在盲区和延迟,机械臂等刚性抓捕易引发动量冲击。“就像用镊子在台风里夹玻璃珠,既看不清,又怕碰碎。” 团队核心成员、00 后何树优说,这让他们决心走出一条新路。

图2 柔性臂结构组装

  二、“悟空” 三大绝技:00 后团队的 “太空清理术”

  为了实现高安全的碎片清除技术,悟空修炼了三大技能,其三大“绝技”凝结着团队三年的心血。

  分身术:三星协同织就监控网

  与传统的单星方案不同,“悟空” 由三颗卫星组成 “小分队”,分别承担抓捕、探测、协同任务。这种三星协同模式,如同三兄弟各司其职,大大提升了监控覆盖率,使 1 - 10 厘米级碎片的监控覆盖率从 60% 跃升至 92%。

  火眼金睛:天基光学破解探测难题

  “地基雷达看不远,我们就让卫星自己‘睁眼’。” 团队研发的天基光学检测系统,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定轨精度比传统地基方法提升1-2个数量级,位姿估计精度平均提升2.63倍。2024年9月,这套系统协助航天院所将高轨目标定轨精度提升一个数量级,“相当于从看清远处的大楼,到看清窗户上的花纹。” 陈俞燃说。

图 3 捕获抓手调整

  七十二变:温柔抓捕防次生灾害

  针对刚性抓捕的冲击风险,团队创新设计绳驱波纹管柔性机械臂。展示的实验数据显示,该结构能将捕获冲击力峰值降低 70%,单节弯曲角度达 ±90°,可灵活应对不规则碎片。

  三、从零到 “星空”:00 后团队的 “破壁” 之路

  “最初连星图都认不全,现在能设计卫星轨道了。” 回望团队成立之初,陈俞燃笑称团队是 “太空小白”。项目启动时,6 名核心成员全是 00 后本科生,最头疼的是 “理论落不了地”——团队尝试研发第一代柔性机械臂,因材料选择失误,在温差环境下出现断裂。

  2024年冬,团队在地面仿真实验中遭遇 “卡脖子”:定轨算法收敛速度慢,误差超预期。“00 后不服输!” 陈俞燃带着组员不断奋战,最终用 “序贯轨道确定+扩展卡尔曼滤波” 组合算法,将位置误差控制在 10 米内。老师们在实验室看到仿真结果时,笑着说:“你们这股劲,像极了当年我们攻关的样子。”

图 4 参加IEEE RCAR 2025会议

  四、从实验室到星辰大海:“悟空” 的征途

  “悟空”获中国空间站设计总师杨宏院士点赞:“为全球太空碎片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团队注册成立的天蓬御界科技公司,已与云遥宇航、北京微纳星空等达成合作,预计 2026 年开展在轨实验。

  “从画第一张设计图到拿到千万级投资意向,我们证明 00 后能啃硬骨头。” 王雅妮说,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年轻的“太空清道夫”或许会看到:他们亲手打造的“悟空”,正带着人类对洁净太空的期待,在星辰大海中写下属于中国青年的答卷。

  (文:陈俞燃 供图:北航 “悟空” 团队)

头条新闻

  • 连厢击节处 青春续文脉 —— 武昌工

      (通讯员姚欣雨 陈靖雯 程欣悦 杨傲雪)乡村振兴的时代卷轴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来不是静止的符号,而是流动的精神长河。7月6日,武昌工学院“宣恩青韵・滚照厢魂”非遗传承队走进湖北宣恩凤山村,与村民共舞滚龙连厢的瞬间,好似明白了所谓传承,正是青春与传统的双向奔赴,是让文化基因在当代青年血脉中延续的

  • 这些“00后”厉害了!北航学子从零打

      在科技前沿领域,青年人才正以惊人的速度崭露头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的 00 后学子们,凭借其卓越的智力、坚韧的毅力和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正引领着太空碎片清除技术的发展。这支平均年龄 21岁的团队,用两年时间从零起步,让中国青年的智慧闪耀在地球轨道之上。图 1 团队成员合影  

  • 科技领航,文化沁润——潘家湾土家族乡

      盛夏伊始,爱心汇聚。7月8日,潘家湾土家族乡中小学“暑假爱心托管班”正式开课,为100余名留守儿童开启了充实而富有意义的夏日成长之旅。本次托管班由共青团宜都市委员会主办,共青团潘家湾土家族乡委员会、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科技领航·文化沁润”志愿服务队等单位联合承办,旨在有效解决乡村儿童暑期“看

  • 青春力量赋能非遗传承——赣东学子三下

      在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的时代交响中,赣东学院“经”彩承韵实践队奏响青春乐章。7月6日,实践队深入江西南丰县,开展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从千年傩舞的古老韵律到粘土创作的童趣表达,他们用青春脚步丈量文化根脉,以创新实践激活非遗生命力,在田野与社区间谱写了一曲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传承之歌。  溯千年

  • 武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传承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武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秭”在必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6月28日上午赴宜昌烈士陵园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在这片镌刻着无数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土地上,队员们深切感悟革命精神,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  宜昌烈士陵园庄严肃穆,松柏苍翠。队员们怀着崇敬

  • 山东体育学院“青春传薪火 热血铸武魂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山东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许东东与学生支部书记阮坤结合实践队成员所学专业,于7月1日至5日带领“青春传薪火 热血铸武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赴山东省

  •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萤集青韵”社会实践

      6月28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萤集青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江西省九江市“九八抗洪”展陈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参观期间,队员们偶遇了海南省军休所的退伍海军们,双方深入交流并合影留念。  展陈馆里忆峥嵘: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踏入展陈馆,巨幅浮雕、泛黄的抢险照片、锈迹斑斑的救生衣,瞬间将

  • 三下乡纪实:“语翼”托起非遗梦 平安

      盛夏的早晨,浏阳市集里街道平水桥完全小学的多媒体教室热闹非凡。吊扇吱呀转着,窗外的蝉鸣与室内孩子们高举的小手形成奇妙和声。窗棂漏进的夏日阳光为"语翼飞翔"志愿服务队精心布置的烟花主题课堂镀上金边,十余名志愿者正以"安全护苗、文化润苗、素质强苗"为主线,为78名乡村儿童打造沉浸式成长课堂。安全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