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高校>正文

青春力量赋能非遗传承——赣东学子三下乡书写傩魂新篇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7-09     

  在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的时代交响中,赣东学院“经”彩承韵实践队奏响青春乐章。7月6日,实践队深入江西南丰县,开展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从千年傩舞的古老韵律到粘土创作的童趣表达,他们用青春脚步丈量文化根脉,以创新实践激活非遗生命力,在田野与社区间谱写了一曲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传承之歌。

  溯千年文脉:青春对话古傩舞

  7 月 6 日,这支充满朝气的队伍奔赴南丰县白舍镇上甘村。这里,承载着中原巫文化基因的南丰傩舞,正等待着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傩舞不是简单的舞蹈,是祖辈传下来的祝福,是咱家族的根。”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甘永福向队员们讲述着这项技艺的千年密码。傩舞以面具为灵、舞步为魂,先民驱邪纳吉的祈愿凝结其中,成为镌刻在南丰大地上的文化符号。当谈及传承困境,老人坦言:“年轻人多外出务工,技艺面临断代,心里急啊。” 这番话让队员们深感肩头责任,更坚定了用青春力量守护非遗的决心。在甘坊村小学,传承的希望正在萌发。这里将傩舞纳入兴趣课程,低年级学生听傩舞传说、识面具纹样,高年级学生跟着传承人学步伐、练表演。“既让孩子懂文化,又能续上传承的‘接力棒’。” 甘永福的话语里满是欣慰。夜幕降临,甘永福与村里学傩舞的孩童化身 “双师”,手把手教队员们摆出古朴祭祀步、摹画傩面神态。一招一式间,队员们触摸到的不仅是舞蹈技艺,更是 “以面通神” 的文化信仰。

  刻刀凿岁月:一凿一痕传傩艺

  7月7日,实践队走进傩面具非遗传人罗春明工作室,探秘傩面具雕刻的匠心。在采访制傩面具制作传承人罗春明时,傩面具制作的繁复工艺令人惊叹。从选料下坯到精雕上色,20 余道工序一丝不苟,汉代发轫、唐宋发展、明清鼎盛的历史脉络,在刀刻斧凿间清晰可见。“每副面具都是活的历史。” 雕刻传承人罗春明的话,让队员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明的守望。之后实践队观看了傩面具的制作工艺,雕刻师傅们用刻刀在木料上精心雕琢,从勾勒轮廓到雕琢五官,赋予面具鲜活的生命;打磨时,一遍遍细致处理,直至面具表面光洁如镜,尽显匠人匠心。

微信图片_20250709120029.jpg

  创新传薪火:童心守护新傩韵

  7 月 8 日,南丰县国安路党群服务中心里,一场别开生面的 “非遗课堂” 正在上演。实践队以粘土为媒介,让傩文化从博物馆走进孩童的生活。在实践队员的带领下,孩子们首先了解了傩面具的文化背景。实践队员们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着傩面具在传统民俗中的作用、不同造型所代表的含义等,孩子们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之后,傩面具粘土制作作坊热闹开启,小朋友们化身 “非遗小匠人”。实践队队员们耐心指导,从揉粘土塑形,到刻画傩面具独特纹路,孩子们发挥想象,将对傩文化的好奇融入创作。一块块粘土在小手雕琢下,变成形态各异的傩面具,有憨态可掬的、有威风凛凛的 。一块块粘土在小手雕琢下,变成形态各异的傩面具,这不仅是一场手工创作,更是傩文化以童趣方式 “扎根” 城郊,让非遗传承在孩子们的笑声与创作里,孕育新的可能。

  青春续薪火:青年书写古傩篇

  从田间地头的文化溯源到社区巷陌的创新传播,赣东学子勾勒出青年参与非遗传承的清晰路径。在南丰,他们既做传统的 “倾听者”,记录傩舞的千年故事;也做文化的 “转化者”,用粘土创作让非遗贴近生活;更做传承的 “行动者”,在与孩童的互动中播撒文化种子。这场文化探寻之旅,不仅是对非遗的致敬,更是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守护文化根脉的生动实践。

头条新闻

  • 青春力量赋能非遗传承——赣东学子三下

      在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的时代交响中,赣东学院“经”彩承韵实践队奏响青春乐章。7月6日,实践队深入江西南丰县,开展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从千年傩舞的古老韵律到粘土创作的童趣表达,他们用青春脚步丈量文化根脉,以创新实践激活非遗生命力,在田野与社区间谱写了一曲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传承之歌。  溯千年

  • 武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传承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武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秭”在必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6月28日上午赴宜昌烈士陵园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在这片镌刻着无数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土地上,队员们深切感悟革命精神,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  宜昌烈士陵园庄严肃穆,松柏苍翠。队员们怀着崇敬

  •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萤集青韵”社会实践

      6月28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萤集青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江西省九江市“九八抗洪”展陈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参观期间,队员们偶遇了海南省军休所的退伍海军们,双方深入交流并合影留念。  展陈馆里忆峥嵘: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踏入展陈馆,巨幅浮雕、泛黄的抢险照片、锈迹斑斑的救生衣,瞬间将

  • 三下乡纪实:“语翼”托起非遗梦 平安

      盛夏的早晨,浏阳市集里街道平水桥完全小学的多媒体教室热闹非凡。吊扇吱呀转着,窗外的蝉鸣与室内孩子们高举的小手形成奇妙和声。窗棂漏进的夏日阳光为"语翼飞翔"志愿服务队精心布置的烟花主题课堂镀上金边,十余名志愿者正以"安全护苗、文化润苗、素质强苗"为主线,为78名乡村儿童打造沉浸式成长课堂。安全启航

  • 武昌工学子“三下乡”:瞻仰瓦仓起义纪

    走进瓦仓,追寻起义烽火  7月7日清晨,武昌工学院体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红色研习团队怀着崇敬之心,踏上了宜昌市远安县的土地,奔赴这片见证了鄂西地区最早农民武装起义的红色圣地——瓦仓起义旧址。在苍松翠柏环绕的瓦仓起义纪念碑前,十余名身着蓝色队服的队员庄严肃立。他们缓缓展开“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奋斗精神

  • 24所名校,辩场再角逐 | 2025

      7月8日,2025 华语辩论世界杯在北京微博IN钻石中心开幕。  本次活动由华语辩论世界杯组委会和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辩论专委会共同主办,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协办。赛事以“登临极境、言生万象”为主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佛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24所海内外知名高校参与,近200

  • 池州学院学子赴贵池区福利院开展“多陪

      7月1日至5日,池州学院赴贵池区福利院“多陪多教”实践团深入贵池区福利院,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精心设计的系列课程与互动,陪伴福利院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知识与欢乐的时光,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爱。  活动首日,实践团以“我的色彩

  • 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公

      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公示 漯河市郾城区第二初级实验中学入选  喜讯!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第二初级实验中学成功获评“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成为本县区校园急救教育的标杆单位,标志着学校在生命安全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获得国家级认可。  据教育部5月份发布的《关于开展第三批全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