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纪实:“语翼”托起非遗梦 平安与艺术共绽乡村课堂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7-08
盛夏的早晨,浏阳市集里街道平水桥完全小学的多媒体教室热闹非凡。吊扇吱呀转着,窗外的蝉鸣与室内孩子们高举的小手形成奇妙和声。窗棂漏进的夏日阳光为"语翼飞翔"志愿服务队精心布置的烟花主题课堂镀上金边,十余名志愿者正以"安全护苗、文化润苗、素质强苗"为主线,为78名乡村儿童打造沉浸式成长课堂。
安全启航:防溺防火知识课堂
"如果发现同伴溺水该怎么办?"志愿者话音未落,一年级女生汤芯语已蹿到讲台前:"要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安全教育环节,志愿者创新采用"情景模拟+动漫解析"模式。3D动画演示的"仰漂法"让孩子们屏息模仿,消防车模型教具在稚嫩小手中传递。四年级学生陈文周将安全标识画满手册封面,得意展示:“灭火器要对准火苗根部喷!”
艺韵绽放:烟花绘画创意实践
文化传承板块则以浏阳烟花非遗技艺为切入点。志愿者团队通过播放相关非遗录制视频,现场拆解烟花绽放的物理轨迹与色彩构成原理。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用渐变色水粉表现烟花升空的动态过程,以几何线条解构传统“一炷香”造型。孩子们手执画笔,画出了自己心目中最美的烟花模样。11岁的罗子金笑着展示自己的烟花作品:“我要把这幅画送给我最喜欢的奶奶!”
这场90分钟的实践课通过"知识输入-艺术转化-文化输出"三步走设计,让安全意识从书本跃入现实,使非遗技艺完成从观察到创作的传承。下课时分,孩子们攥着标注重点的安全手册与独一无二的烟花画作列队告别,走廊里此起彼伏的"老师再见"与画纸摩擦声交织成夏日的乐章。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陶雅娟凝视着跃动的色彩感慨:"这些画作不仅是艺术启蒙,更是文化基因的现代转译。"当传统技艺的璀璨光芒穿透时空,在乡土大地上绽放新的生机,青春实践正为乡村振兴播撒下安全意识与文化自信的种子。(撰稿人:郭明希 胡文志 摄影人:郭明希 单位署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语翼飞翔”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