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正文

青春执笔,绘就茶苑新篇——万名大学生进千站,以青春温度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7-11     

  引言

  在广袤的乡村画卷中,老人是承载乡愁、见证变迁的珍贵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老人是承载岁月、传递乡愁的珍贵底色。”关爱乡村老人,守护“一老一小”,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温情篇章。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甲路拾遗·VR溯艺”实践队,响应“万名大学生进千站”号召,深入婺源县紫阳镇茶苑社区,用青春的智慧与热情,为这片土地注入活力,生动诠释了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

  守护银龄,健康与安全同行——为乡村“根与魂”赋能

  八段锦里的“健康充电宝”

  队员们化身“养生导师”,将古老的八段锦养生术带到社区。一招一式细致拆解,老人们从生涩到流畅,在舒缓的伸展屈伸间疏通经络,滋养身心。“练完浑身得劲,像给身子骨‘充电’咯!”李大爷的朴实话语,道出了健康带来的喜悦。这不仅是一次健身课堂,更是将传统养生文化融入乡村生活的温暖实践,为老人健康、乡村活力添砖加瓦。

“反诈蛋”+趣味游戏,筑牢安全防护网

  面对复杂的诈骗套路,队员们脑洞大开!鸡蛋华丽变身“反诈卫士”——光滑蛋壳上印着“陌生链接别乱点”“高额回报是陷阱”等简洁口诀和生动漫画。“乒乓球进篮子”游戏更将学习推向高潮:投中抽题,答对抱走“反诈蛋”。现场笑声欢呼不断,老人们在轻松闯关中牢牢记住了防诈要点。鸡蛋,这个乡村常见物,成了传递安全知识的绝妙载体。

“三杯猜球”揭秘诈骗

  眼见不一定为实!队员们用“猜猜小球在哪里”游戏,现场模拟骗子“障眼法”。快速移动的杯子、悄然塞入的乒乓球,瞬间扰乱判断。猜对赢蛋,猜错交蛋,趣味规则暗藏深意。翻开杯子的瞬间,队员们耐心拆解骗术套路:“就像虚假承诺、快速话术迷惑你,现实骗局输掉的可能是毕生积蓄!”沉浸式游戏让防诈知识入脑入心。

智启童心,科技与文化共舞——为乡村未来播种希望

  AI赋能社区,工作“加速引擎”

  队员们关注社区工作痛点,开展AI科普分享。现场演示AI如何快速生成策划案、一键制作精美PPT,大幅提升办公效率;展示AI在图片生成、视频创作上的神奇能力,为社区宣传和活动策划打开新思路。工作人员感叹:“AI就像为工作装上了加速引擎!”

“童梦绘未来”,AI照见理想

  “我想当医生!”“我要做宇航员!”“我要成为警察!”孩子们勇敢说出梦想。话音刚落,AI技术瞬间生成孩子们身着职业装的未来画像**。看到“长大后”的自己,孩子们眼中闪烁惊喜光芒。队员们借此讲解AI原理,鼓励孩子们探索科技,用AI实现无限可能。

妙笔生“动”,创意焕新颜

  孩子们的画作在AI加持下“活”了!静态的太阳眨眼,花朵摇曳,小动物奔跑……屏幕前的阵阵惊叹,是科技与艺术碰撞的火花,悄然在童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

科学零距离,实验探真知

  “矿泉水瓶倒立乒乓球”的小实验,让孩子们瞪大好奇双眼。队员们用通俗语言讲解大气压强原理,让孩子们亲手触摸科学的神奇,明白科学就在身边。

雅言环保,文明新风浸润乡土——共建和美家园

  “雅言启智”,普通话连起文化与未来

  推广普通话,更是传承文化。队员们巧妙结合婺源非遗,讲述傩舞面具传说,教孩子们认读“傩(nuó)舞”。通过非遗拼音、绕口令等趣味活动,耐心指导发音表达,在清脆童声中,连接方言根脉与普通话枝干,为乡村孩子打开更广阔的交流大门。

“防溺护生”,筑牢生命安全堤坝

  暑期安全至关重要。队员们通过手册、课堂、案例讲解溺水危害与预防,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有奖问答巩固知识,为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撑起保护伞。

智能桶导师,垃圾分类新玩法

  队员们,利用数字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普通垃圾桶注入了 “智慧灵魂”。让垃圾桶变得会 “说话” ,不再是沉默的废弃物容器 —— 当小朋友投放垃圾时,它们能通过语音提示精准分辨类别,用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小朋友们普及分类知识。这些垃圾桶不只是简单发声,更是队员们将 AI 识别、语音交互等数字技术巧妙融入的成果。科技的赋能,让原本枯燥的环保教育摇身一变,成为充满趣味的互动体验。那些曾让小朋友们头疼的抽象垃圾分类规则,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化作了一次次轻松愉快的对话与实践。既拉近了孩子们与环保行动的距离,也让 “保护环境” 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植于心,展现了技术创新与实践碰撞出的温暖火花。

“环保创新”,变废为宝的艺术

  收集废弃矿泉水瓶,组织孩子们进行手工创作。在队员引导下,废弃瓶变身精美花瓶、笔筒、装饰品。“以后废品不随便扔了!”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环保乐趣,增强了绿色生活意识。

智趣助茶苑,青春暖乡情

  推广通用语言筑牢文化根基,守护安全底线呵护生命成长,倡导环保理念共建绿色家园。这些行动,润物无声地滋养着乡村的文明乡风。从守护“根与魂”的银龄关怀,到点亮未来的童心启迪,再到共建和美的社区新风,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甲路拾遗·VR溯艺”实践队以青春之名,行担当之实,在茶苑社区书写了乡村振兴的温暖篇章。这生动证明:振兴路上,文明乡风是最深厚的底蕴,而青年的智慧与热忱,正是激活这底蕴、点亮乡村未来的璀璨星光!

供稿: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朱学文


头条新闻

  • 青春执笔,绘就茶苑新篇——万名大学生

      引言   在广袤的乡村画卷中,老人是承载乡愁、见证变迁的珍贵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老人是承载岁月、传递乡愁的珍贵底色。”关爱乡村老人,守护“一老一小”,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温情篇章。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甲路拾遗·VR溯艺”实践队,响应“万名大学生进千站”号召,深入

  • 大学生走进通成山庄:跨越代际的温暖对

      大学生走进通成山庄:跨越代际的温暖对话与双向成长  为了深入了解老年群体生活现状,促进代际交流与融合,宿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青晖伴行”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于6月27日在通成山庄与多位老人展开深入交流,本次参与活动有经济管理学院分团委部分老师与“青晖伴行”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全体。  团队首先来到吴爷爷家

  • 连厢击节处 青春续文脉 —— 武昌工

      (通讯员姚欣雨 陈靖雯 程欣悦 杨傲雪)乡村振兴的时代卷轴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来不是静止的符号,而是流动的精神长河。7月6日,武昌工学院“宣恩青韵・滚照厢魂”非遗传承队走进湖北宣恩凤山村,与村民共舞滚龙连厢的瞬间,好似明白了所谓传承,正是青春与传统的双向奔赴,是让文化基因在当代青年血脉中延续的

  • 这些“00后”厉害了!北航学子从零打

      在科技前沿领域,青年人才正以惊人的速度崭露头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的 00 后学子们,凭借其卓越的智力、坚韧的毅力和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正引领着太空碎片清除技术的发展。这支平均年龄 21岁的团队,用两年时间从零起步,让中国青年的智慧闪耀在地球轨道之上。图 1 团队成员合影  

  • 百名民乐团将赴佛山万人体育场“西甲之

      昨日(07月09日)下午,40集助力“百千万工程”电视连续剧《我的正义男友》剧组官宣,总导演“飞越木木”受邀将组织旗下百名乐手以“民乐团”形式参加由佛山市三水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西甲之夜”演出,为佛山“西甲”足球联赛的健儿们加油。  据悉,佛山“西甲”足球联赛由广东省足球协会、佛山市文化

  • 科技领航,文化沁润——潘家湾土家族乡

      盛夏伊始,爱心汇聚。7月8日,潘家湾土家族乡中小学“暑假爱心托管班”正式开课,为100余名留守儿童开启了充实而富有意义的夏日成长之旅。本次托管班由共青团宜都市委员会主办,共青团潘家湾土家族乡委员会、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科技领航·文化沁润”志愿服务队等单位联合承办,旨在有效解决乡村儿童暑期“看

  • 青春力量赋能非遗传承——赣东学子三下

      在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的时代交响中,赣东学院“经”彩承韵实践队奏响青春乐章。7月6日,实践队深入江西南丰县,开展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从千年傩舞的古老韵律到粘土创作的童趣表达,他们用青春脚步丈量文化根脉,以创新实践激活非遗生命力,在田野与社区间谱写了一曲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传承之歌。  溯千年

  • 武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传承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武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秭”在必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6月28日上午赴宜昌烈士陵园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在这片镌刻着无数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土地上,队员们深切感悟革命精神,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  宜昌烈士陵园庄严肃穆,松柏苍翠。队员们怀着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