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高校>正文

西南政法大学心愈方舟——聚焦非遗手作,赋能大众心理疗愈实践探索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9-12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我国超8.3亿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或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18-24岁青年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而传统心理服务存在门槛高、形式单一等痛点。与此同时,部分非遗项目面临“重申报、轻活化”的困境,亟需找到与现代生活接轨的新路径。

图片1(1).png

图片2.png

  “能不能让非遗从展柜里走出来,既当文化传承的载体,又做心理疗愈的良药?”带着这一思考,西南政法大学24级的学生们开启了长达19个月的探索。团队足迹遍布福建、浙江、重庆、贵州等20余个非遗传承密集城市,深入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重庆非遗体验中心等机构,亲手体验剪纸、陶艺、扎染、香道等非遗技艺,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线上线下访谈等形式,收集189位不同年龄段受访者数据。

  基于调研,团队构建起“线下深度体验+线上智能延伸+社群长期陪伴”的服务模式。线下针对不同人群定制方案:为青少年设计陶艺、中国结等“专注型”体验,帮职场人开发刺绣、茶艺等“解压型”工坊,给老年人准备编织、剪纸等“情感联结型”活动;线上则推出方舟AI智能体和非遗疗愈科普小程序,通过情感识别技术提供个性化陪伴,依托VR技术实现沉浸式虚拟教学,还设置心理测评、专家答疑等功能,打破时空限制。

图片3(1).png

图片4(1).png

  截至目前,“心愈方舟”已走进15所学校、8个社区、5家企业科普宣讲,以家庭、宿舍、企业、群众为单位举办大小规模非遗疗愈体验沙龙数10场,覆盖超200人次。团队还注重技术赋能与成果转化,开发出非遗疗愈手册、手作材料包、文创产品等系列成果,搭建“非遗+心理”复合型资源库,收录20个非遗疗愈成功案例。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成员保障项目合规推进,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成员为疗愈方案提供科学支撑,新闻传播专业成员则通过科普视频、新媒体运营,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疗愈的价值。

  “非遗的温度,能熨帖现代人的心灵褶皱;疗愈的需求,能给非遗传承注入新动能。”团队负责人表示,团队接下来将分“三个四年”推进规划:2025-2028年在5个社区设体验角,验证模式可行性;2028-2031年拓展企业、特殊教育机构等场景,培养专业非遗疗愈师;2031-2034年制定行业标准,推动非遗疗愈成为国家文化名片。

  从一张剪纸、一把陶土到一套智能服务体系,“心愈方舟”正用新文科跨学科的智慧,让千年非遗在守护心灵健康的过程中焕发新生,也为破解社会心理服务难题提供了青年智慧。(文字 | 王艺霏)

头条新闻

  • 护童成长启新章,外院实践韵悠长

      为了关爱儿童心理健康,筑牢安全防线,2025年7月4日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前往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开展心理问卷调查,推广普通话,普及禁毒防艾、交通安全、防溺水知识等实践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筑牢安全与知识之基。  在社区活动场地,实践团成员围绕儿童心理健康,通过趣味游戏、绘画分享等形式,引导孩子们表达

  • 西南政法大学心愈方舟——聚焦非遗手作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我国超8.3亿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或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18-24岁青年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而传统心理服务存在门槛高、形式单一等痛点。与此同时,部分非遗项目面临“重申报、轻活化”的困境,亟需找到与现代生活接轨的新路径。  “能

  • 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高

      在中印尼建交迎来75周年、中印尼双边务实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之际,清华大学“高飞计划”赴印尼实践支队于2025年8月17日至25日开展社会实践。支队立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愿景,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先后来到雅加达和巴厘省,拜会我驻印尼大使馆与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并与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联合国系统驻

  • 陕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艺萌幼儿园教师节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耕耘者的节日,在这个空中飘着硕果芳香,溢满收获味道的金色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为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的责任担当与职业使命感,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增强团队凝聚力,沣东新城艺萌幼儿园于9月10日隆重举行教师节宣誓仪式,全体教职工身着整洁工装,精神饱满地参与活动。  

  • 千年红绿凝瓷韵,青春实践续薪火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态传承,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7 月 1 日至 7 月 7 日,红绿窑火传承队走进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宋窑红绿彩博物馆,开启了一场与千年陶瓷文化对话的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之旅,沉浸式感受宋窑红绿彩的非遗之美。  

  • 7月16日亲子红色故事接力赛 以语言

      以语言为桥,传承革命精神|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赴香格里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亲子红色故事接力赛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7月16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北郊社区成功举办“亲子红色故事接力赛”活

  • 南师中北学子赴淮扬研究淮扬菜历史与发

      研究淮扬菜,核心意义在于挖掘其背后承载的饮食文化基因、推动传统技艺传承,并为当代饮食产业与文化发展提供借鉴。  当社会实践遇上淮扬菜,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南师中北学子调研小组走进淮安、扬州的街巷与后厨,用实地走访、亲手实践、创意设计,让千年淮扬菜的文化、技艺与创新,在青春视角下焕发新光彩!  南

  • 推广普通话·青春聚力助振兴——中国矿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普韵传薪,共绘红原”小队于7月26日至8月2日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开展2025“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循光而行,把准推普“方向盘”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