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高飞计划“赴印尼实践支队开展多边交流调研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9-11
在中印尼建交迎来75周年、中印尼双边务实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之际,清华大学“高飞计划”赴印尼实践支队于2025年8月17日至25日开展社会实践。支队立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愿景,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先后来到雅加达和巴厘省,拜会我驻印尼大使馆与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并与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联合国系统驻印尼机构、多边开发银行驻印尼办公室和印尼大学等机构交流。
支队的首站来到国际劳工组织驻雅加达办事处。雅加达办事处雇佣市场专家Diego Ray对支队的到来致以热烈欢迎,并率领他的工作团队向支队成员介绍了国际劳工组织的业务领域和工作进展。ILO在印尼的工作涵盖宏观政策支持、中观行业协作与微观企业实践等多个层面,注重与社会各方通过社会对话机制开展合作。双方还就人工智能对劳动市场的影响、绿色就业技能需求、性别主流化实践、资源动员策略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当日下午,支队来到中冶南方雅加达总部,聆听了总经理助理高祥、人力资源经理余剑英和人力资源部门张喆的介绍。在中冶南方的雅加达办公室,支队成员切身感受到了印尼作为新兴市场的旺盛生机和美好前景。而中冶南方为当地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和资金,更是对人民负责、对员工负责的中国央企担当。在一批中企领头羊的示范效应下,中企在印尼的口碑迅速积累,成为了印尼青年技术人员的就业优选,中企在当地的雇主品牌迅速打响。
作为最高国家科研机构,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BRIN)承担了本国的大量教科研重任。8月19日,支队走进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的大院,与来自近十个不同学科部门、业务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面对面交流。BRIN强调其开放的研究平台、国家资助计划(如LPDP奖学金)以及多项人才培养举措,并明确表示已将清华大学列为国家战略项目(包括生物多样性、核技术、海洋科学与航空航天)的关键合作伙伴。清华大学核研院与 BRIN 合作建设的高温气冷堆项目,为双方提供了交流契机;青年学者在交流期间也分享了自身视角。
下午,支队来到世界银行及世行国际金融公司(IFC)驻雅加达办公室,受到了IFC印度尼西亚国别经理Euan Marshall的热情接见。世界银行驻印尼代表处经济政策组高级经济学家Indira Maulani Hapsari及其同事介绍了世行经济政策组的工作和印尼经济发展状况。在这里,支队还惊喜地见到了清华大学校友,印尼当地人Vania Gunawan。Vania分享了她选择加入世行与IFC的职业经历,向支队成员强调学业规划、职业发展中心辅导、实习经验与短期合同的重要性,鼓励她的校友们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实习与竞赛。
随后,支队拜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
与甄旺达参赞及来自使馆六大主要处室的外交官们展开深入交流。驻印尼大使馆的外交官们向同学们介绍了印尼基本国情、中印尼双边关系及各自业务领域的基本情况。当前,中印尼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以“雅万高铁”为代表的一大批合作项目蓬勃开展。中印尼合作前景广阔,大有中国企业和人才可为之处。外交官们希望同学们磨砺本领、学好知识,日后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展现最亮眼的青春风貌。
通过与国际劳工组织(ILO)、中冶南方、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BRIN)、世界银行及世行国际金融公司(IFC)以及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的深入交流,支队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次实践不仅拓展了支队成员的国际视野,也为清华学子未来参与全球治理、服务国家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切实路径。支队将继续深入学习与实践,努力将所获经验转化为推动中印尼双边合作、服务国家战略的青年力量。
(通讯员:王楠 何旻轩 单位: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