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红绿凝瓷韵,青春实践续薪火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9-11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态传承,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7 月 1 日至 7 月 7 日,红绿窑火传承队走进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宋窑红绿彩博物馆,开启了一场与千年陶瓷文化对话的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之旅,沉浸式感受宋窑红绿彩的非遗之美。
德州宋窑红绿彩博物馆扎根德州市文化沃土,馆藏众多宋金至明清时期的红绿彩瓷珍品,小到精巧瓷片,大到完整器具,每一件文物都镌刻着岁月印记。作为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品类,红绿彩瓷始于宋金时期,以鲜明的红、绿两色为核心,纹饰涵盖花鸟、人物、民俗场景,既显灵动生机,又藏匠人巧思,其制作需经选料、制坯、施釉、彩绘、烧制等多道精细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心血与智慧。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依次参观各展区,深入了解 红绿彩瓷的文化脉络。“窑火溯源” 展区里,通过不同时期的文物陈列,队员们清晰看到红绿彩瓷从初创到兴盛的演变;“匠心工坊” 展区中,实物工具与流程示意图结合,让大家直观感知制瓷工序的复杂;“珍品赏鉴” 展区内,一件件色彩艳丽、造型别致的红绿彩瓷,如宋金时期的红绿彩花卉纹碗,令队员们惊叹古人的创造力。参观时,队员们专注聆听讲解,仔细观察文物细节,不时记录交流。
互动环节中,队员们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围绕红绿彩瓷的历史价值、传承困境展开讨论。有队员感慨:“红绿彩瓷不只是艺术品,更是承载历史的文化符号,见证了古代生活与审美。” 大家还尝试简单彩绘,亲身感受非遗技艺的难度。
在此次宋窑红绿彩文化实践之旅中,队员们的收获远不止于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从观察匠人娴熟地调配釉料,看色彩在瓷坯上渐渐晕染出层次;到见证窑火升腾,等待一件件精美的红绿彩瓷在高温中涅槃重生,每一个环节都让大家对这项古老技艺的精湛与不易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实践使我们从旁观者变成了非遗文化的参与者和守护者。未来,我们会主动成为红绿彩瓷文化的传播者,利用校园宣讲、线上短视频创作、文创产品设计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古老技艺的历史与价值;为红绿彩瓷文化注入新时代的元素,让这门千年非遗技艺摆脱 “养在深闺人未识” 的困境,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活力,真正守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根脉,让宋窑红绿彩的故事在岁月长河中继续流淌下去。
(学校:山东华宇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