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三下乡:石榴籽胡杨心,民族情团结魂
来源: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8-29
(来源: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志愿者队伍名称:石榴籽·胡杨心社会实践团)李大钊先生曾热情称赞:“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青年,作为时代最具活力与创造力的群体,在时代的浪潮中,总是勇立潮头,担当作为。在这个骄阳似火的七月,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石榴籽,胡杨心”社会实践团积极响应号召,奔赴阿拉尔市朝阳社区,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暑期“三下乡”活动。7月15日,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族团结志愿服务汇报演出,为此次实践活动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为志愿者对此次活动主持开幕 摄/余慧知)
此次汇报演出在阿拉尔市朝阳社区顺利开展,参与主体主要是六岁到十二岁区间的民汉小孩。演出虽历时仅一小时,却通过多样化的节目形式,全面展现了六天以来对孩子们的训练成果,更体现出孩子们对民族团结的深刻理解与积极践行。
活动开场,“瀚海小胡杨展示”环节令人眼前一亮。孩子们以整齐的队列、规范的动作,展示出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训练过程中,他们相互配合、相互鼓励,喊着响亮的口号,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让现场观众深切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强大感召力,也让大家看到集体凝聚力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图为“瀚海小胡杨”展示 摄/辛玉婷)
紧接着,舞蹈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灵动的舞姿如夏日微风,传递着快乐与和谐。不同民族风格的舞蹈元素巧妙融合,维吾尔族舞蹈的热情奔放、蒙古族舞蹈的豪迈大气……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象征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
相拥,画面生动且富有感染力,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图为孩子们在志愿者带领下表演舞蹈 摄/辛玉婷)
(图为孩子们在志愿者带领下展示手工作品 摄/辛玉婷)
在剪纸、盘子画展示区域,一件件充满创意的作品吸引众人目光。孩子们将对民族团结的理解融入手工创作,作品中既有汉族传统剪纸艺术的细腻线条,又有少数民族特色图案的大胆运用。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盘子画,展现着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元素,无论是精美的花纹,还是独特的造型,都体现出孩子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欣赏,让大家感受到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图为所有参与者合影留念 摄/余慧知)
演出最后,实践团邀请所有参与者一起合影留念。观看此次演出的家长更是对这次汇演赞不绝口,其中一位家长说到:“孩子不仅在参与了各种趣味活动,同时也增长了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人,看着孩子的民族团结意识不断提升,我也为他自豪!”镜头定格下孩子们灿烂的笑容,那是收获知识与成长的喜悦,是民族团结之花盛开的最美见证。
通过本次汇报演出,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自身能力,更在参与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无论是集体性的军训、舞蹈,还是手工展示,孩子们都投入极大热情,展现出良好精神风貌和扎实准备成果。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汇报演出,更是一次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实践,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孩子们心中常开不败。
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榴籽,胡杨心”社会实践团此次“三下乡”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未来,相信这些种子将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繁荣贡献力量。而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也在此次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责任,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道路上绚丽绽放。(文/范思韫、王叶枫 摄/余慧知 辛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