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方叶锋名班主任工作室:同读一本书 共享一段美好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8-25
河南漯河方叶锋名班主任工作室:同读一本书 共享一段美好
同读一本好书,共享一段美好。这里是漯河市方叶锋名班主任工作室,我是河东王小学李亚玲,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读《教育的情调》有感。
《教育的情调》这本书提出的重要观点:教学现象学,教育的机智不是一门技巧,而是一种“即兴、临场的反应能力”。说来玄乎,这种能力就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考验的或许是一个人的情商,然而这种情商必定是建立在有一定的生活观察能力之上的,然而这种能力又不是通过学习研究理论就能轻松获得的。
第一,对生活现象保持关注,并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和开放。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方法等。教书多年后,我们还会有从时间维度上看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经常会用以往的经验来断定此刻的问题,逐渐地就失去了好奇心,我们会更果断地采用标准的或是传统的方式处理情况。而教育现象学提出,我们要保持对生活的好奇,教师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妄加推测,而是要去问一问,再做思考,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在当时的那种情境中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孩子的真正需要是什么,我们才能根据孩子的需要做出反应,采取适合孩子当时情况的行动。
第二,对话式的访谈,关注真实体验。要真正地了解孩子,需要真实放松的环境。运用开放的对话式访谈是寻找对某种日常生活体验的描述,只有在轻松的对话中才能建立起信任的关系,这样孩子才能毫无顾忌地讲述自己的体验。关键不在于提问题,而是追问对体验的描述。例如:“你是否记得某一次被老师表扬的经历?你还记得当时老师说了什么吗?你当时感觉如何?那是在上什么课?那时候你的心情如何?”……用自然对话的方式,通过描述自我体验,进行思考和研究。
第三,形成反思力,描述性写作。衔接上面第二点,有了对自我体验的描述,形成反思力。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获得教育敏感和教育机智呢?那就是写作。描述性写作的目的是描述生活体验,更多使用感性语言,而非科学性语言。语言本身有一定的概念化,它能否描述出真实的体验?描述性的写作建立在了解真实体验的基础上,对真实体验进行描述,使我们更接近和还原生活体验。
这本书告诉我,一个优秀的老师,并不完全取决于你是否拥有多么丰厚的专业知识,或是看着多么幽默的教学方法,而更应该有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机智。(河东王小学:李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