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高校>正文

闽山闽水物华新 青春丈量振兴路|“艺润乡野”实践队赴福建三明开展实践活动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8-22     

  2025年08月12日—14日,闽南理工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润乡野”社会实践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探索热忱,踏上了三明的土地。他们以青春视角,深入长阜村、俞邦村的街巷,感知“面干+小吃”产业的振兴脉搏;在醉有才观光工厂研学中心深入一线,感受产业链延伸的活力;触摸水美土堡群、半山村、桂峰村、朱子文化园的肌理,探寻文化传承与乡村活化的密码,解码“生态+文化”、“艺术唤醒乡土”的振兴路径。

  解码沙县小吃基因,激活美食振兴引擎

06(1).png

  实践队奔赴沙县长阜村、俞邦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走访了幸福长阜馆、面干文化展示馆、“寻根追味”小吃街、沙县小吃记忆馆、夏茂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馆等。通过介绍两个村是如何利用闲置资产盘活乡村振兴,解密“以二产促一产带三产”的产业新发展格局,以“寻根追味”为主线,给队员们开展了一堂“村企共赢”模式下,激活乡村活力的微课堂,梳理振兴脉络,解锁乡村活力密码,体悟沙县人民“勤劳致富、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

03.jpg

11(1).jpg

  漫步东门古街,实践队在醉有才观光工厂研学中心沉浸式体验非遗美食制作,队员们亲手研磨米浆、制作馅料等,尝试制作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沙县小吃。在亲手体验沙县非遗美食的制作工艺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传统手艺与背后的文化内涵,每一道小吃都承载着沙县,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是他们世代传承的宝贵财富,同时也直观感受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访产业一线直观体会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的持续动能。

04.jpg

02.jpg

  触摸文化根脉厚土,赋能乡村振兴新篇

12(1).jpg

  实践队聚焦文化传承与乡村活化,走进水美土堡群、桂峰村,实地考察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成果。政府、企业、村民多方协同发力,推动乡村从“空心村”向“活力村”蜕变振兴。细品“闽中建筑瑰宝”水美土堡群的底蕴,深研“桂峰黄酒”古法酿造、“桂峰麦芽糖”制作技艺的精妙。正是以“生态+文化”为抓手,将古村落保护、非遗传承与乡村旅游相融,铺就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

05(1).jpg

09(1).jpg

  走进半山村新知青艺社、半山通海微雕馆、朱子文化非遗展示体验馆,深入了解艺术赋能乡土的“引才、育才、留才”模式——以文化平台凝聚人才,以乡土情怀留住人才,让青春力量化作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半山村正是用艺术纽带,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知青”;队员们与知青促膝交谈,探寻着艺术唤醒乡土、赋能乡村振兴的深层密码。

10(1).jpg

08(1).jpg

  行程的最后一站,实践队走进朱子文化园。朱熹手植柏苍劲屹立,《白鹿洞书院揭示》的箴言发人深省,而朱熹“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恰与三明乡村振兴中“敢为人先、实干担当”的精气神交响共鸣。这份穿越千年的文化力量,让队员们愈发清晰:乡村振兴从来不只是物质的丰裕,更是“崇文重教、守正创新”的精神血脉在乡土间的赓续。

7(1).jpg

01.png

  “艺润乡野”实践队在三明的土地上,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从非遗传承到艺术赋能,从文化寻根到精神感悟,从美食产业驱动到文化根脉传承,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密码,既藏在产业创新的活力里,更融于文化传承的坚守中。作为青年学子,他们将带着这份感悟接棒前行,以青春动能激活文化传承,书写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交融的崭新故事!(通讯员:赖秋凤 江美秀 黄伊)

头条新闻

  • 河南漯河太行山路小学开展开学前安全排

      织密安全网 静待雏鹰归  ——河南漯河太行山路小学开展开学前安全排查专项行动  盛夏余温未散,新学期脚步已至。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保障师生平安返校,8月19日上午,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太行山路小学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开展“拉网式”安全排查专项行动,以“零隐患”标准迎接开学季,为孩子们铺就一条安全、温馨

  • 青岛农业大学“烛梦园光”实践团赴重坊

      2025年8月9日至8月15日,青岛农业大学“烛梦园光”实践团赴重坊实践队第三队开展为期七天的墙面绘制实践活动,通过乡村调研、墙面设计、墙面改造等环节,为乡村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以研为基,锚定创作方向   实践团抵达后与当地团委完成了对接,全面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及村庄规划。随后,他们随

  • 青春力量扎根乡土:“青禾绿行”实践队

      近日,以“践行绿色理念,助力乡村振兴”为使命的青年志愿服务团队——“青禾绿行”实践队活跃在乡村一线,他们怀揣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乡村的热爱,用实际行动为乡村生态建设注入青春活力,让绿色理念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青禾绿行”实践队聚焦生态保护、绿色农业、低碳生活三大核心方向,坚持深入田间地头与乡村

  •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凤箫声动 玉壶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淮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赴瞻淇村进行非遗鱼灯技艺研习与传播暑期实践团  为探寻在瞻淇古村的夜色中流转不息的那缕匠心与乡魂,揭示鱼灯光影背后跃动的文化脉搏,推动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近日,淮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赴瞻淇村进行非遗鱼灯技艺

  • 向盐碱地出发,山农师生用青春力量唤醒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三角洲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战略部署,2025年暑假,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黄河湾·青春绿”盐碱地改良团队在山东省盐碱地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诸葛玉平教授的指导下,赴东营市五个区县31个盐碱地集中区,分批次开展系列暑期社会

  • 闽山闽水物华新 青春丈量振兴路|“艺

      2025年08月12日—14日,闽南理工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润乡野”社会实践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探索热忱,踏上了三明的土地。他们以青春视角,深入长阜村、俞邦村的街巷,感知“面干+小吃”产业的振兴脉搏;在醉有才观光工厂研学中心深入一线,感受产业链延伸的活力;触摸水美土堡群、

  • 河南漯河郾城中学2025学年新教师见

      河南漯河郾城中学2025学年新教师见面会圆满举行  8月22日上午,一场温馨而充满期待的新教师见面会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中学三楼党建室举行。本次见面会旨在帮助新教师快速融入学校环境,了解学校发展,共同开启在郾城中学的精彩教育旅程。  会议伊始,张伟军副书记代表学校对新教师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接着,

  • 从课堂到车间!内蒙古工业大学晨曦科技

      当一颗螺钉的拧紧误差超过标准,可能引发新能源汽车电池泄露、工程机械结构失效等重大安全隐患。如今,这一困扰高端制造业的难题被内蒙古工业大学 “晨曦科技” 团队攻克 —— 他们研发的智能电批,凭借自主创新的 “动态补偿 + 数据追溯 + 视觉引导” 技术体系,打破国际巨头技术垄断,让国产智能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