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别山精神,打造行走思政课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8-15
弘扬大别山精神,打造行走思政课
——武汉晴川学院会计学院“薪火传递”党员实践团队赴鄂豫皖苏区开展“三下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为传承红色基因,赘续精神血脉,武汉晴川学院会计学院“薪火传递”党员实践团队满怀崇敬之情,深入大别山革命老区腹地,先后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军府、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以及许世友将军故居,开展了一次深刻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暑期“三下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追忆烽火岁月,汲取信仰力量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珍贵的文物、翔实的史料与生动的场景再现,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团队成员们驻足,认真聆听讲解,深刻感受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第二大根据地的重要性。学习结束,队员们对“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
瞻仰将帅风范,体悟忠诚担当
随后团队成员移步鄂豫皖苏区将帅馆,馆内30米长的“将星璀璨”铜雕震撼呈现349位曾在此战斗过的开国将帅群像。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团队成员仿佛身处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复原的简陋指挥部、悬挂在墙上的作战地图,都无声地诉说着当年一位位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峥嵘岁月。参观结束,团队成员更为深刻的理解了“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革命真谛。
缅怀不朽英烈,感悟牺牲奉献
苍松翠柏掩映下的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团队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这片英雄的土地,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13万余名革命先烈。在刻满英烈姓名的纪念墙前,队员们久久驻足,那些年轻而永恒的名字,同样无声地诠释着“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壮烈情怀。此行是对灵魂的深刻洗礼,激励着大家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将先烈们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感悟将军品格,传承忠孝廉洁
此次团队专程探访了许世友将军故居。故居中陈列的将军生前使用过的农具、生活用品以及他“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将军为国尽忠、事母至孝的赤子情怀。他那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崇高品格,深深触动了每一位成员。怀着肃穆的心情,同志们离开了故居和展厅,前往许世友将军的墓碑前。将军一生爱酒,墓前的这些酒瓶,不仅是人们对将军深深怀念与敬仰之情的寄托,也让同志们看到了将军深受民众爱戴的一面。在墓碑前,同志们整齐排列,向将军深深地鞠躬致敬,表达对这位伟大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和无尽缅怀。
砥砺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
此次鄂豫皖革命老区的红色寻访之旅,是武汉晴川学院会计学院“薪火传递”党员实践团队暑期“三下乡”活动中一堂行走的、生动的“思政大课”。团队成员们通过实地参观、沉浸式体验,深刻感悟了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的斗争意志、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必将从大别山精神中汲取力量,传承红色基因,锤炼过硬本领,让大别山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