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高校>正文

在田野深处,把青春写进乡村振兴的答卷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8-13     

  金色的稻田旁,秸秆垛静静堆放。曾几何时,它们是农民最头疼的废弃物——焚烧会污染,堆放又占地。如今,它们在一群青年的手里,被赋予了新的名字:“液体黄金”。这群来自广西大学的青年,有一个锐意勃发的团队名字——“肥同寻长”。他们带着书本里的知识,也带着心里的信念,用四年时间,回答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之问。

  从村口的烟火气,到实验室的灯火通明

  “真正了解乡村,是从走进田埂的那一刻开始的。”项目负责人罗雅丹说。2019年,团队第一次下乡调研,正值玉米收获季。田埂上,农民正点燃秸秆,一阵阵浓烟呛得人流泪。有人摇头叹气:“烧了污染,不烧又没用。”那一刻,罗雅丹和队员们心里萌生了一个信念——要用科技,为农民找到出路。他们走过广西16个村庄,敲开150余户农家的门;他们在田间蹲下身,看土地的裂纹,闻腐殖的气息,也在实验室里挑灯夜战,推翻一次次失败的配方。因为他们相信,科研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数据,更该是田埂上农民的笑脸。

  三大突破:科技让秸秆重生

  四年的攻关、600余次实验,换来了三项原创技术突破:精准切割秸秆结构:三元深共晶仿生催化体系让腐殖酸提取率从50%跃升至90%;营养元素协同增益:接枝共聚技术让氮、磷、钾、硫含量超行业标准34.5%;改善相溶性与肥效:配位竞争诱导效应让肥效利用率提升27%,腐殖酸含量高出行业平均150%。这一瓶瓶腐殖酸水溶肥,被农民亲切地称为“液体黄金”。

  数字背后的温度:乡村正在改变

  创新不仅在技术,更在模式。团队首创“以秸秆换肥”模式——农民交出废弃秸秆,就能换回优质肥料,让废物变资源,资源促增收。百色念色村,玉米地每亩增收600元,村民黄大爷笑着说:“家里十亩地,一下子多了六千块,这钱正好给孙子交学费。”河池拉并村,200亩甘蔗地因为新肥料长得更粗更甜,全村总增收32万元。村里的年轻人第一次觉得——“种地,也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来宾土办村,300亩水稻颗粒饱满,增收23万元,更带动军田村甘蔗每亩增收1400元。稻田旁,孩子们追逐嬉闹,笑声盖过了打谷机的轰鸣。这些温暖的改变,不只是数字,更是乡村振兴最真实的模样。

  红旅精神:把青春写在土地上

  “我们明白,青年不只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土地。”项目成员罗雅丹动情地说,“如果技术不能惠农,它就没有灵魂。”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他们四年来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双手书写实践的真实写照。在炎热的午后,他们蹲在田边,与村民一起翻晒秸秆;在夜深的实验室里,他们一次次尝试,只为让腐殖酸提取率再高一点、农民的收成再多一些。他们把科研的边界,从试管延伸到山野,把创新的价值,从论文投向土地。他们走进村庄,看见的不只是破败的屋檐、沉默的老人,更是那一双双期待改变的眼睛,那一块块渴望复苏的土地。真正的价值,不在领奖台上,而在一声“这肥真好用”的肯定里;不在实验室的灯光下,而在一季丰收、一张笑脸里。在这片被先辈鲜血浸染的红色土地上,他们用技术传承信仰,用汗水接续使命。青春,原来可以这样被使用——不是轰轰烈烈地燃烧,而是像水一样,渗进田垄,润物无声。他们相信:只要青年愿意走进乡村,科技就不会遥远;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路。

  在泥土最深处,红色的种子已然发芽,开出一片绿色的希望。

头条新闻

  • 朝阳社区展风采:石榴籽手拉手,胡杨心

      (来源: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志愿者队伍名称:石榴籽·胡杨心社会实践团)“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毛泽东同志的深刻论述,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2025年7月7日13时,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榴籽·胡杨心”社会

  • 民族团结进万家,花园社区展风华

      (来源: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志愿者队伍名称:石榴籽·胡杨心社会实践团)“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深刻揭示了中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强调了民族团结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2025年7月8日下午

  • 《羊村守护者11》场景美学惊艳!多元

      国民动画IP《喜羊羊与灰太狼》20周年TV片单暑期佳作《羊村守护者11之狂野新宇宙》已圆满收官!该片凭借异世界的新奇设定、多重景观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播出期间屡登热搜,多平台霸榜第一!这场穿梭于异世界的精彩冒险,用视觉美学打造出色彩斑斓的“狂野宇宙”,同时别出心裁的角色设定也十分吸睛。   

  • 播撒团结种子 共筑同心家园

      (作者/张晋雲)7月2日至7月15日,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石榴籽 胡杨心”社会实践团与宣讲团队,在阿拉尔市新苑社区、花园社区、朝阳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民族团结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多元形式的互动与教学,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各族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覆盖3至12岁的民汉儿童,以陪

  • 在田野深处,把青春写进乡村振兴的答卷

      金色的稻田旁,秸秆垛静静堆放。曾几何时,它们是农民最头疼的废弃物——焚烧会污染,堆放又占地。如今,它们在一群青年的手里,被赋予了新的名字:“液体黄金”。这群来自广西大学的青年,有一个锐意勃发的团队名字——“肥同寻长”。他们带着书本里的知识,也带着心里的信念,用四年时间,回答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之问。

  • 红色薪火代代传 抗战精神谱新篇

      8月1日至8月8日,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韵启航·微光成炬”实践团在鲁南革命老区——枣庄市开展以“弘扬抗战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这群大学生通过“讲、做、访、唱”等多元形式,让抗战精神在孩童心田播撒,在母亲心间扎根。  “1945-2025”,金灿灿的数字在灯光下闪耀,巍峨的

  • 开学神器尽在欢聚日:卡拉羊防下坠书包

      八月暑气正盛,热浪依旧翻滚,而热闹的开学季已悄然拉开序幕,给孩子准备一款合适的书包,是开启新学期的重要仪式。   国民女神蒋勤勤代言的卡拉羊品牌,深耕箱包设计研创20余年,深谙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差异。无论是萌趣可爱的幼童包,适合短途出行的游学包,还是大嘴书包、立体方包、云朵书包、气囊书包等产品

  • 烽行探微"管卫通行"团队用科技筑牢城

      在城市地下管网运维领域,供水管道检测长期面临密闭空间高危、环境复杂、效率低下的行业痛点。传统人工巡检需工人进入缺氧、有毒环境作业,而现有设备难以适应多沉积物、变径管道的复杂工况。面对这一顽固难题,烽行探微团队以技术创新为矛,成功研发"管卫通行"管道水管通行机器人,为城市"生命线"筑起数字化安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