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正文

播撒团结种子 共筑同心家园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张晋雲     发布时间:2025-08-13     

  作者/张晋雲7月2日至7月15日,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石榴籽 胡杨心”社会实践团与宣讲团队,在阿拉尔市新苑社区、花园社区、朝阳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民族团结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多元形式的互动与教学,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各族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覆盖3至12岁的民汉儿童,以陪伴阅读、辅导作业、文化宣讲、实践体验、汇报演出为内容,旨在增进孩子们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为促进民族交融、构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拍摄/许智慧)

  7月2日,实践团在新苑社区分别开展活动。一支团队以陪伴孩子读书的形式,精心挑选民汉译本、童话绘本等书籍,让十岁以下的民汉小孩在阅读中感受文化魅力;另一支团队则带领3-8岁儿童进行阅读辅导、故事讲解等活动,特意选择带有维族文化元素的绘本,拉近距离。

(拍摄/姜蕊)

  7月3日,实践团再次来到新苑社区,为十岁以下的民汉小孩提供作业辅导,讲解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同时陪伴他们阅读各类书籍,让孩子们在学习与阅读中收获成长。

(拍摄/余慧知)

  7月4日,宣讲团队在新苑社区服务中心延续“播撒阅读种子,滋养童心成长”的理念,除了阅读指导、故事分享等环节,还新增了捉迷藏、纸飞机游戏,调动3-8岁儿童的参与热情,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拍摄/姜蕊)

  7月7日,实践团兵分多路开展活动。在花园社区,一支团队开展“石榴籽手拉手,胡杨心共成长”民族团结宣讲,通过PPT宣讲、故事分享等环节,还有土家族小朋友上台分享民族故事;另一支团队则先进行民族团结宣讲,讲解少数民族概况等知识,随后开展折纸飞机大赛。同时,实践团在朝阳社区开展“瀚海小胡杨”和绘画盘子画活动,让6-12岁的民汉小孩在训练与创作中增强纪律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

(拍摄/姜蕊)

  7月8日,实践团在花园社区和朝阳社区继续行动。花园社区的活动丰富多样,包括民族团结主题故事分享、盘子画创作、“瀚海小胡杨”训练以及“123木头人”游戏;朝阳社区则开展了以“石榴花开别样红 籽籽同心一家亲”为主题的民族团结宣讲和剪纸活动,激发6-12岁民汉小孩对民族知识的兴趣。

(拍摄/辛玉婷)

  7月15日,实践团分别在朝阳社区和花园社区举办汇报演出。朝阳社区的演出有瀚海小胡杨展示、舞蹈表演等节目;花园社区的汇演则包含短视频回顾、升旗仪式、手工作品走秀等环节,全面展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活动最后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合影留念。

(拍摄/许智慧)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彩。”团队成员表示。

  未来,“石榴籽 胡杨心”团队将继续开展民族团结志愿服务活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不败,为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拍摄/余慧知)

头条新闻

  • 民族团结进万家,花园社区展风华

      (来源: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志愿者队伍名称:石榴籽·胡杨心社会实践团)“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深刻揭示了中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强调了民族团结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2025年7月8日下午

  • 播撒团结种子 共筑同心家园

      (作者/张晋雲)7月2日至7月15日,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石榴籽 胡杨心”社会实践团与宣讲团队,在阿拉尔市新苑社区、花园社区、朝阳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民族团结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多元形式的互动与教学,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各族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覆盖3至12岁的民汉儿童,以陪

  • 开学神器尽在欢聚日:卡拉羊防下坠书包

      八月暑气正盛,热浪依旧翻滚,而热闹的开学季已悄然拉开序幕,给孩子准备一款合适的书包,是开启新学期的重要仪式。   国民女神蒋勤勤代言的卡拉羊品牌,深耕箱包设计研创20余年,深谙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差异。无论是萌趣可爱的幼童包,适合短途出行的游学包,还是大嘴书包、立体方包、云朵书包、气囊书包等产品

  • 烽行探微"管卫通行"团队用科技筑牢城

      在城市地下管网运维领域,供水管道检测长期面临密闭空间高危、环境复杂、效率低下的行业痛点。传统人工巡检需工人进入缺氧、有毒环境作业,而现有设备难以适应多沉积物、变径管道的复杂工况。面对这一顽固难题,烽行探微团队以技术创新为矛,成功研发"管卫通行"管道水管通行机器人,为城市"生命线"筑起数字化安全屏

  • 生境四重奏:从农科基因库到北师大生态

      ——青耘智链团队贯通科研保育链,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校地协同样板”  夏日的北京骄阳似火,一群身着红色队服的大学生穿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种质资源库、国家植物园的珍稀植物保育区、北京动物园的大熊猫馆之间。这支由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7名学生组成的“青耘智链”社会实践团,在这个暑假开启了

  • 探船政绿韵,护河湖清波——福建商学院

      6月28日至6月30日,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学院团委书记翁云星、辅导员余屹凌的指导下,前往福州市马尾区开展以“探船政绿韵,护河湖清波”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河小禹”专项活动,探寻福建船政的“前世今生”,为打响船政文化兴水品牌注入青年动能。   向海求兴,解码船政百年绿色发展基因

  • “阳光”助力百千万:教育直播双翼齐飞

      (本网讯 梁贝贝)为将广东“百千万工程”对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三下乡”服务基层的实践紧密结合,“阳光”乡村振兴实践团以教育赋能未来、直播畅通富路为双翼,为金门塘村的全面振兴注入新的精神动力和活力。2025年7月12日至7月22日,金门塘村村委联合"阳光"乡村振兴实践团共同开展的以“金穗育才

  • 【三下乡】皖药焕彩!本草新语志愿服务

      作为“十大皖药”之一,宣木瓜承载着千年本草智慧与江淮农耕文明。近日,药学院本草新语志愿服务队走进宣州区华科宣木瓜生物基地及美都社区,以 “研讨+探寻+实践+宣讲”的多维形式,解锁这味地道药材的产业密码,为家乡特色产业赋能,让“十大皖药”的品牌力量融入乡村振兴实践。  基地聚智:锚定“皖药”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