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资讯>正文

颗粒艺术公益展演【學堂杯】中国青少年沙画展演颁奖典礼在北京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8-19     

  2025年8月17日下午三点,由(全国)教育书画协会美育分会主办、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颗粒艺术实验室协办的“学堂杯”中国青少年沙画展演活得及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本部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余名青少年沙画创作者、指导教师齐聚一堂。此外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洋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颗粒艺术实验室主任王蓓副教授、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思伟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大数据实验室副主任张思思、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刘永奇、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主编贾小川、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吕鹏、北大附中分校管理办公室主任、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校长、北大附中莆田学校执行校长崔岩、北大附中丰台学校执行校长于璇、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办主任王冰等领导嘉宾,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并见证颗粒艺术与青春创意交汇的高光时刻。

  典礼伊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洋教授发表致辞。他认为沙画天然契合青少年的美育需求——流动的沙粒既能让孩子们看见自己,也能帮助他们看见艺术,并希望艺术学院持续推动沙画进校园,让美育之沙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随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石景山学校校长崔岩认为本次沙画表演反映出非遗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路径。她提到,颗粒艺术正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视野,其疗愈价值与跨学科思维为社会提供了多元文化表达的新可能。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室主任贾小川则聚焦“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呼吁以技术拓宽颗粒艺术边界,并期待本届展演中的优秀作品未来能进入中小学教材,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美育范本。

  致辞后,展演艺术环节开启,《我是科学家》《中国精神》《梦回敦煌》三部沙画作品依序呈现。作品聚焦科学精神、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实现思想与艺术融合;光影与旋律协同构建沉浸式体验,引发观众共鸣。观展者借流动沙粒感受历史与未来对话,既体现沙画 “以形载意” 的专业特质,也彰显展演 “以艺链接文化与创新” 的美育定位,为后续颁奖奠定氛围。

  三组高质量沙画表演结束后,本届【学堂杯】颁奖环节正式启动,组委会围绕沙画创作、舞台呈现、教学指导及学术评议四大维度,设八大奖项(含最佳沙画表演、创意、设计、叙事奖,最佳综合材料、颗粒艺术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并为学术评委颁发证书,构建专业评价框架;获奖学生与评委随后依次登台领奖,闪光灯下,青春面庞与荣誉奖杯相映,既定格展演高光时刻,也彰显学校对青少年艺术教育中实践创新与学术规范的双重重视,为后续美育工作深化奠定基础。

  展演同期,下沉剧场配套构建颗粒艺术与综合材料专题展厅,形成 “动态展演 - 静态展览” 的互补呈现格局。作为展厅核心展品,颗粒雕塑《知行合一》突破文字符号的平面化表达局限,以多维度视角对 “知”“行” 二字的视觉结构进行系统性解构与创造性重塑,将 “知行合一” 这一传统哲学精髓转化为可感知的空间艺术语言。作品以颗粒为核心创作媒介,依托其微观质感差异与模块化组合逻辑,既实现了对哲学内核的精准凝练传递,又深度挖掘并彰显了颗粒艺术在造型美学表达与思想内涵承载层面的双重独特价值,为本次展演学术深度的深化与审美维度的拓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典礼尾声,全体嘉宾、获奖选手与我校工作人员并肩而立,在相机快门的清脆声响中定格下这一圆满瞬间,标志着【学堂杯】中国青少年沙画展演正式落下帷幕。

  沙粒从指尖散落,却在校园里留下了艺术与公益交织的深刻印记;展演作品虽暂告段落,但同学们在创作中展现的想象力、专注力,以及对沙画艺术的赤诚热爱,将持续在校园中传递。未来,我们继续搭建更多优质艺术实践平台,期待能有更多青少年带着创新巧思而来,用沙画勾勒更绚烂的艺术图景,让美育之花在校园常开常新。

  供稿丨王力斌

  审稿丨王冰 王楠

头条新闻

  • 颗粒艺术公益展演【學堂杯】中国青少年

      2025年8月17日下午三点,由(全国)教育书画协会美育分会主办、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颗粒艺术实验室协办的“学堂杯”中国青少年沙画展演活得及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本部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余名青少年沙画创作者、指导教师齐聚一堂。此外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

  • 南航学子探秘非遗: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

      2025 年 8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苏韵青匠:苏潮觉醒计划”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以“拾遗探索路漫漫,星火传承志不休”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探索织造秘密,溯源文化根源,传承非遗技艺。空竹技艺:技艺与节奏的完美结合  8月4 日,实践团成员采访了抖空竹非遗项目传承人赵

  • 西北大学·耘梦工坊:“耕犁有岁答天章

      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培育新时代青少年儿童的重要树人原则和方法。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7月3日至7月10日,西北大学哲学学院“耘梦工坊”调研队一行来到安康市白河县开展2025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白河县二中、宋家镇中心小学和茅坪镇朝阳社区三地进行青

  • 江南大学理学院蓝阶梯:赴黔传薪火,绘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江南大学“蓝阶梯”乡村振兴实践团以实际行动回应期待,四次横跨千里奔赴贵州基层一线。7月13日-26日,在江南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董小平的带领下,16名来自理学院、人文学院、商学院等学

  • 皓源科技:宽带隙钙钛矿光伏技术引领者

      在光伏行业遭遇技术瓶颈的关键节点,绍兴文理学院“皓源团队”凭借自主研发的宽带隙钙钛矿电池技术,为新能源领域注入了创新活力。  团队聚焦钙钛矿电池产业化应用方面的难题,通过实现三大核心技术突破,成功研发出兼具高透明度、带隙可调以及柔性可折叠特性的新一代宽带隙钙钛矿电池,为中国光伏蓝海市场开拓了更多

  • “90后”高校创业团队向空气“借水”

      天空连接广袤大地和各处人类聚居地,雾气无处不在且蕴含无数可能,已经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新焦点”。而从大气的水汽中直接获取电能,为偏远海岛等特殊地理环境提供了全新的清洁能源获取方式。  基于以上背景,雾电先锋项目组在广西清洁化制浆造纸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历经五年,开发出仿生雾气收集发电一

  • 青春丈量边关月,民族共筑鉴丹心

      青春丈量边关月,民族共筑鉴丹心  传承屯垦戍边精神,我们在行动。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发挥兵团红色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号召,8月5日-8月8日,南京邮电大学红柚同心共筑实践团来到新疆建设兵团开展学习参观屯垦戍边相关地点的实践活动。  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是反分裂、

  • 关爱夕阳红 实践显担当

      为了传承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老年群体感受到社会关怀,“团结助力康养送爱”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6月26日—2025年7月2日来到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雪野旅游区中心敬老院开展了为期6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带着精心准备的慰问品和饱满的热情,大家与这里的老人们亲切互动,用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温暖与欢乐,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