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研学>正文

“AI柚卫”走出井冈山:红色沃土育新苗,青年科技润乡村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7-16     

  在江西吉安,一群青年学子正用智慧与热爱,让人工智能技术在果园生根发芽,为果农守住每一颗蜜柚的甘甜。他们是井冈山大学“AI柚卫”项目团队——这所扎根红色土地的高校,正在用“理想信念+科技实践”的模式,培养出一批批投身乡村振兴的青年力量。

  “我们希望让果农少打一针药,也希望让农业多一份科技守护。”AI柚卫项目负责人巫海涛说。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与同伴们用三年时间,研发出一款集病虫害识别、预警、防控于一体的智慧农业服务平台,累计为吉安13个县8000余户果农提供技术支持,精准识别率高达98.6%,示范果园病虫害损失率降低70%以上。

  而这个成果的背后,是井冈山大学始终坚持的“红色育人”理念。作为共和国摇篮脚下的本科高校,井冈山大学自觉肩负“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把爱国情、强农志、兴村行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我们出身农村,回馈农村,是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项目成员陈荣雪回忆,团队最初的想法来自一次调研中看到果农因黄龙病砍掉整片果园的场景,“那是我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缺位是农民最大的无力。”而老师告诉他们:“红色精神不仅是历史,更是一种敢为人先的担当。”从那天起,他们开始了一场科技报国的“接力跑”。

  AI柚卫项目的成功,不仅是一次科技创新,更是一场跨学科育人的生动实践。项目成员来自计算机、生物、林业、会计、法学、编导等十多个专业。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导向下,学校鼓励多学科融合、任务驱动、协同育人,搭建“课题+项目+产业”的三维育人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问题中寻找答案,在服务三农中实现专业融合与知识转化。

  从数据库搭建到模型优化,从公众号搭建到系统迭代,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团队成员一次次走进果园、扎根泥土的汗水。他们建立了覆盖20万张图像的井冈蜜柚病虫害数据库,引入梯度累积等先进算法提升识别能力,基于果园地理信息和实时气象数据构建智能预警体系。“以前我们在课堂上调试程序,现在我们在田间调试设备;以前写的是作业,现在写的是果农们和一颗颗蜜柚的命运。”队员邓星薇说。

  学校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给予了全方位支持。从创新创业课程到众创空间,从指导老师“一对一”指导到科研平台的开放共享,井冈山大学不断打通“专业—产业—社会”之间的育人路径。在“AI柚卫”之外,还有多个服务乡村的学生项目在这里孕育成长,真正将“科研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的理念落到实处。

  2025年,AI柚卫作为“红色青年筑梦之旅”代表项目入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成为大学生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典范之一。在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振兴农业”为目标的大背景下,这个由学生主导、自主研发、自主运营的项目,为智慧农业提供了“青年解法”。

  如今,在吉安的果园里,“AI柚卫”每日发布的病虫害风险预警,像一颗颗闪烁的红星标记在地图上。它们不仅守护着果农的收成,也象征着井冈山大学“育人星火”的延续——那是新时代青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注脚。

  在红色土壤上成长,在绿色田野中实践,在数字时代创新。“AI柚卫”只是井冈山大学“红色育人”的一个缩影,却已足以让人相信:下一代农业的希望,正在这群青年中悄然萌芽。

头条新闻

  • “AI柚卫”走出井冈山:红色沃土育新

      在江西吉安,一群青年学子正用智慧与热爱,让人工智能技术在果园生根发芽,为果农守住每一颗蜜柚的甘甜。他们是井冈山大学“AI柚卫”项目团队——这所扎根红色土地的高校,正在用“理想信念+科技实践”的模式,培养出一批批投身乡村振兴的青年力量。  “我们希望让果农少打一针药,也希望让农业多一份科技守护。”

  • 聆听岁月传薪火,深耕百千万展作为——

      为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绘就农业农村现代化壮美画卷,7月14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红心食匠”突击队于信宜市北界镇开展三下乡系列实践活动收官日行动。通过老党员入户访谈、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及三下乡成果总结汇报等务实举措,为本次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以青春行动彰显新时代青年担当

  • 武汉纺织大学“测水诊土兴乡”志愿队赴

      2025年7月11日,武汉纺织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测水诊土兴乡”志愿队前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堂社区的托管班,为30余名儿童带来一场水土保护知识宣讲活动。  志愿队成员李雪颖以“如果灌溉农田的水受污染了,田里长出的稻米还能吃吗?”这一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孩子们

  • 青春与乡土共舞!广州城职院学子唱响信

      7月12日傍晚,信宜市北界镇学地村的夜空被欢声笑语点亮。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红心食匠"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与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代表队的联袂打造下,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大舞台"文化活动在此精彩上演,成为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  【精心筹备:当青

  • “科技+教育+艺术”素质教育助力山区

      7月9日至12日期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团委“职梦绘连山”实践团的青年学子前往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永和中学带来一场以“科技赋能”为主题,兼具职业启蒙与综合素质提升功能的素质教育立体化课堂。  实践团抵达后,挂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副局长陈敏协调下,永和中学谭思威校长及学校教师与实践团开

  • 传承非遗传统文化,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非遗文化・青春传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2日至7月8日走进“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眉山市青神县,开展了一场以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为主题的深度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赋能非遗保护,用创新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实践队走进葛毛坞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实践队走进葛毛坞村:青春力量扎根乡土,红色基因浸润实践  联系人:袁宇 17879391051  吴徐蕊 15270940521  7月2日,上饶市万年县裴梅镇葛毛坞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开展了“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校“VR启新程,艺韵

  • 破局与跃升:广城职学生以直播激活信宜

      在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时代浪潮中,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红心食匠”突击队已连续多日扎根信宜北界镇,以专业化直播矩阵开启助农新征程,用青春力量为乡村特色农产品“代言”。  开播初期,团队面临直播设备调试滞后、相关场地荒废等挑战。首次时试播麦克风收音不清,背景陈设陈旧,观看数据一度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