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研学>正文

广东财经大学童心童行实践团读懂青少年成长与乡村温度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7-19     

  为摸清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7 月 7 日至 11 日,广东财经大学童心童行实践团在紫金县政府支持下,深入河源市紫金县的乡镇村落、校园基地,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入户访谈等方式,探寻校地协同赋能青少年成长的路径,为 “百千万工程” 注入青春智慧。

  7月7日,一场围绕留守儿童的座谈会气氛热烈。紫金县委副书记许丁元、县社会工作部主席黄绍权与多个部门负责人,同广东财经大学的师生代表围坐一堂。没有过多的客套,大家直奔主题——如何织密留守儿童关爱网?“资源怎么整合更有效?”“校地合作长效机制怎么建?”坦诚的交流中,一条条务实的建议被提出,为后续携手行动注入了新的动能。实践团师生认真记录,深知肩上的责任:“摸准脉,才能开好方。”

  图为紫金县多部门代表与广东财经大学实践团师生召开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座谈会。李维怡供图

  翌日,在当地干部的陪同下,实践团师生开始了实地探访。

  首站是紫金县12355心理健康咨询室。咨询师向师生们详细介绍:“我们面对的,多是孩子因父母不在身边产生的孤独、焦虑……”墙上清晰的干预流程图、记录详实的常态化活动安排,让师生们看到了专业力量如何为留守儿童的心灵“护航”。

  走进紫城镇黄花庄园,茶香与绿意扑面而来。“这里不只是茶园,更是孩子们的心灵‘氧吧’。”庄园负责人指着一片活动区域说。师生们看到,将采茶、制茶等农事体验融入心理拓展活动,让青少年在自然劳作中释放压力、收获成长,正是这里独特的“农旅+心育”模式。

  最后一站是黄花村的番客屋亲子户外实践基地。作为“百千万工程”的样板村,黄花村精心保存着古朴的客家老屋。主理人介绍:“修旧如旧,既留住了乡愁,也成了城里亲子家庭体验客家文化、亲近自然的‘网红点’。”孩子们在古屋院落间奔跑嬉戏的笑声,是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的生动注脚。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黄花村番客屋与主理人交流。张雨馨供图

  在紫城镇社工站,忙碌的社工向师生们摊开厚厚的走访记录:“每个孩子的情况,我们都尽力掌握。”随后,蓝坑村委会里,村干部细数着辖区内留守儿童的家庭境况和实际困难。最触动人的是入户走访。师生们轻轻叩开留守儿童的家门,与孩子和看护的老人促膝长谈。“想爸爸妈妈吗?”“平时有什么开心事或者烦恼?”面对面的交流,让那些沉默的需求渐渐清晰。在客茶谷青少年基地,师生们观察着孩子们参与户外活动的状态,评估这些项目如何真正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访当地留守儿童家庭了解具体情况。刘源供图

  中坝镇中心小学的心理辅导室里,设备虽简单,但辅导老师谈起孩子们的变化眼神发亮:“我们能发现一些苗头,及时疏导很重要。”然而,她也坦言:“专业人手太缺了。”镇社工站和中心村委会的干部们,则向师生们展示了帮扶工作的台账,也道出了资源不足、持续性保障难等“痛点”。再次的入户走访,带回的是更多沉甸甸的第一手资料。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访当地留守儿童家庭了解具体情况。刘源供图

  调研的脚步并未停歇。10日,实践团深入瓦溪镇和龙窝镇。

  瓦溪镇社工站推行的做法引起了师生们的兴趣:他们对留守儿童进行精准分类管理,社工每月雷打不动定期上门走访。“不同情况的孩子,需要的关注点不一样。”站长解释道。

  而在龙窝镇中心小学,师生们看到了班主任们如何通过日常观察和简单测评努力捕捉学生的心理波动。校长不无焦虑地说:“我们能做初步筛查,但后续的专业跟进,实在力不从心。”专职心理教师的短缺,成为几个乡镇普遍反映的难题。

  孩子们的眼神,爷爷奶奶们的话语,都是最鲜活的教材。”实践团成员感慨。他们带走的,不仅是记录本上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更有心灵深处的触动与责任。接下来,团队将梳理调研成果,提炼出切合紫金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建议方案,助力当地破解留守儿童关爱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瓶颈,让校地协同的种子,在紫金这片热土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真正守护好孩子们的“童心”,陪伴他们健康“童行”。

头条新闻

  • 枫落开化种慧光,江源文脉润童心——浙

      2025年,是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小枫花”支教队深入衢州市开化县枫树底社区开展留守儿童支教服务的第十一年。7月9日,这支青春队伍再次踏上这片三省交界的文化热土,以“文化育人”为主线,通过调研走访与支教实践双轨并行,探寻文脉传承困境,激发儿童文化认同,为乡土文脉的延续注入青春动能。一、文化为钥,

  • 幼儿园里的“黑白世界”:“奕”路同行

      在兴安职业技术大学附属幼儿园的活动室里,3岁的乐乐正用黑白棋子拼出一只“小熊猫”,嘴里念叨着“黑棋子当耳朵,白棋子做肚子”。这堂别开生面的“围棋课”,是兴安职业技术“弈启童蒙”项目的实践场景。如今,这样的课程已走进我市5所幼儿园,让500余名幼儿在棋盘间感受智慧与文化的碰撞。  “以前提到围棋,

  • 广东财经大学童心童行实践团读懂青少年

      为摸清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7 月 7 日至 11 日,广东财经大学童心童行实践团在紫金县政府支持下,深入河源市紫金县的乡镇村落、校园基地,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入户访谈等方式,探寻校地协同赋能青少年成长的路径,为 “百千万工程” 注入青春智慧。  7月7日,一场围绕留守儿

  • “熠・京秋” 第四届北京老年教育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北京市教育大会部署和有关文件要求,扎实推进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进一步推动老年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熠・京秋”第四届北京老年教育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于7月18日正式启动。作为北京市老年教育领域的标志性品牌活动,本届展演以 “银龄华

  • “科技+教育+艺术”素质教育助力山区

      7月9日至12日期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团委“职梦绘连山”实践团的青年学子前往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永和中学带来一场以“科技赋能”为主题,兼具职业启蒙与综合素质提升功能的素质教育立体化课堂。  实践团抵达后,挂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副局长陈敏协调下,永和中学谭思威校长及学校教师与实践团开

  • “AI柚卫”走出井冈山:红色沃土育新

      在江西吉安,一群青年学子正用智慧与热爱,让人工智能技术在果园生根发芽,为果农守住每一颗蜜柚的甘甜。他们是井冈山大学“AI柚卫”项目团队——这所扎根红色土地的高校,正在用“理想信念+科技实践”的模式,培养出一批批投身乡村振兴的青年力量。  “我们希望让果农少打一针药,也希望让农业多一份科技守护。”

  • 聆听岁月传薪火,深耕百千万展作为——

      为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绘就农业农村现代化壮美画卷,7月14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红心食匠”突击队于信宜市北界镇开展三下乡系列实践活动收官日行动。通过老党员入户访谈、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及三下乡成果总结汇报等务实举措,为本次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以青春行动彰显新时代青年担当

  • 青春与乡土共舞!广州城职院学子唱响信

      7月12日傍晚,信宜市北界镇学地村的夜空被欢声笑语点亮。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红心食匠"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与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代表队的联袂打造下,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大舞台"文化活动在此精彩上演,成为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  【精心筹备: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