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的“黑白世界”:“奕”路同行——学前围棋志愿服务队用围棋点亮启蒙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7-19
在兴安职业技术大学附属幼儿园的活动室里,3岁的乐乐正用黑白棋子拼出一只“小熊猫”,嘴里念叨着“黑棋子当耳朵,白棋子做肚子”。这堂别开生面的“围棋课”,是兴安职业技术“弈启童蒙”项目的实践场景。如今,这样的课程已走进我市5所幼儿园,让500余名幼儿在棋盘间感受智慧与文化的碰撞。
“以前提到围棋,总觉得是‘小大人’的游戏,没想到能变成孩子的‘玩具’。”家长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项目的创新之处。该项目突破传统围棋教学的“竞技性”,将其拆解为“逻辑游戏”“文化故事”“礼仪课堂”三大模块:在语言课上,孩子们改编“尧帝造围棋”的传说;在数学课上,用棋子学习“分类与计数”;在社交课上,对弈后互相鞠躬说“谢谢”。
更特别的是,课程还融入了非遗鹿棋的民俗元素。“小鹿要回家,得绕过陷阱——”教师小李边讲鹿棋传说,边引导孩子用围棋策略规划路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不仅锻炼了思维,还记住了“团结互助”的故事。这种“双棋融合”模式,让非遗文化以幼儿能理解的方式落地。
项目负责人介绍,团队联合幼儿园、非遗传承人构建了“课程研发-实践反馈-迭代优化”的闭环,已开发40课时教案,培训40名教师。数据显示,参与幼儿的专注力时长平均提升50%,85%的孩子能主动讲述棋类故事。正如非遗传承人张师傅所说:“当孩子用棋子摆出‘龙’的形状,传统文化就有了新的生命力。”
目前,项目的线上启蒙视频播放量已超50万,“亲子围棋嘉年华”吸引百余家庭参与。这场“围棋+学前教育”的实验,正让更多孩子在黑白棋子间,收获成长的乐趣与文化的根脉。
团队成员,杨金硕,张煜新,康怡萱,磨欣卓
“弈”路同行——学前围棋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