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阳创新科技团队:全力以伏,领航光伏支架智能运维新赛道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7-23
在“双碳”目标的有力驱动下,我国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规模持续呈现攀升态势,然而随之而来的运维难题也日益凸显。近十年建设高峰期投产的光伏电站已逐步进入老化加速期,传统人工巡检模式因效率低下、响应滞后,难以精准识别支架锈蚀、变形等安全隐患,导致电站运行风险与运维成本双双上升。在此背景下,依托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强大科研实力与人才培养优势的全阳创新科技团队,以“全力以伏”之势,推出国内首个光伏支架智能运维系统,重新定义行业运维标准。
学院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专业的科研人才队伍,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研究经验。团队成员充分利用学院资源,在扶绥南部电站深入了解光伏支架事故,采集光伏支架实际运行数据,为系统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阳科技团队在扶绥南部电站了解光伏支架事故采集光伏支架实际运行数据
针对光伏支架巡检的痛点,团队历时三年研发出集成化智能运维系统,构建了“智能监测—智慧决策—高效响应—持续优化”的闭环体系。系统通过多智能监测节点板组网,实现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与云端协同分析,可对光伏支架进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其核心突破在于三大创新:一是融合多传感器数据与 AI 算法,将故障识别准确率提升至 98%以上,提前预警潜在风险;二是独创固定式支架双轴加速度传感器优化布置模型,仅需 6 个监测点即可覆盖传统 20 个传感器的监测范围;三是研发轻量式夹具传感器,安装效率提升 5 倍,使用寿命较粘贴式传感器延长 3 倍,彻底解决高海拔、强风沙等恶劣环境下的脱落难题。
扶绥南部电站全阳科技团队合影
在研发过程中,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教授给予了全阳创新科技团队全方位的指导。从理论知识的传授到实践操作的示范,从技术难题的攻克到创新思路的启发,学院的支持贯穿了系统研发的每一个环节。团队成员也积极与学院内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交流合作,汲取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完善系统功能。
目前,该系统已在西北地区 3 个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试点应用,实现运维成本降低 40%,发电效率提升 2.3%。全阳创新科技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正与国家电网合作推进标准制定,未来三年计划覆盖全国 30%的集中式光伏电站,让智能运维成为行业标配。学院为我们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和发展的平台。”随着光伏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全阳团队以技术破局,为新能源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