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术文化交流:周俊灵老师泰国行共促艺术创新与多元化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馨朵 发布时间:2025-03-14
2025年2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带头人、广西建筑工业技工学校教师代表周俊灵应邀踏上了前往泰国的旅程,参加了一场盛大的国际文化日活动。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文化界精英,共同探讨艺术创新与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径。与周俊灵老师一同参展的,还有多位在国际艺术文化界享有盛誉的知名人士,他们的参与无疑为本次活动增添了更多的光彩与深度。
文化交流,共筑桥梁
国际文化日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周俊灵老师作为中国代表之一,身着传统服饰参场。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艺术无界,文化共鸣”,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共同推动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活动期间,周俊灵老师与来自泰国、新加坡、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艺术文化界人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大家纷纷表示,艺术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具有超越语言和地域的魔力,能够直击人心,引发共鸣。周俊灵老师也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进一步加深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艺术文化交流,共同推动全球艺术文化的繁荣发展。
与国际接轨,多维协同促进艺术创新与多元化
在国际文化日活动上,周俊灵老师还围绕“与国际接轨,多维协同促进艺术创新与多元化”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表示,当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与国际接轨,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周俊灵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与国际艺术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国际展览、学术论坛等形式,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二是引进国外优秀的艺术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视野和机会;三是鼓励和支持学生们参与国际艺术交流和竞赛活动,提升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作为广西人物形象设计领域专家,周俊灵老师还分享了"文化引领·数智赋能·多维协同"理念。
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读懂广西非遗基因
周俊灵老师在国际文化日上,以广西为窗口,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广西的优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介绍了广西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包括壮锦、彩绣、坭兴陶等,这些项目不仅承载着广西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智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现场演示,让与会者直观感受到广西非遗文化的独特风格和深厚底蕴。这场数智化实践不仅为文化保护注入科技动能,更让世界见证传统与未来共振的壮美广西。此外,周俊灵还提到了艺术文化与当今数智化的紧密联系。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智化技术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宣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创新的文化传承体系,数智化技术让非遗文化得以更好地保存和传播。例如,利用数智化手段创建非遗资源库,开展线上展览和虚拟体验,以及运用AR、VR技术进行互动教学,都极大地丰富了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拓宽了其传播的渠道。数智化不仅为非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更多人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触到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文明的对话。当非遗从山野技艺升维为文明对话的"世界语",壮美广西的文化图景,正在数智时代的星空下绽放出超越地域的精神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