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职教中心学子研发 “碳路先锋” 技术 为校园废旧电池回收破局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9-08
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生团队自主研发的 “碳路先锋 —— 校园废旧电池智能回收处置技术创新的引领者” 项目,聚焦校园废旧电池回收难题,由柏靠山领衔多个成员共同参与。从背景来看,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废旧电池回收与绿色校园建设,2021 年国家发改委《“十四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推动校园布局智能化回收设施,2022 年教育部《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强调通过智能设备融入环保实践;行业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 294.6 亿只、废电池(铅酸除外)回收量达 75 万吨,但校园传统回收模式却存在明显短板,传统回收箱仅能被动储存导致电池混放污染,检测技术呈 “两极分化”—— 实验室高精度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难进校园,简易检测工具仅靠电压判断误判率超 35%,回收管理与成本压力突出。
该项目针对性破解校园废旧电池回收痛点,通过三大核心设计填补技术空白。针对检测精准度不足问题,研发 “红外电压检测 + 内阻分析” 双参数协同识别技术,红外模块搭配 NTC 热敏电阻温度补偿电路确保电压检测精度 ±0.01V,内阻模块以交流四端子测量法避免极化效应,再经 STM32L431RCT6 单片机运行模糊 PID 算法动态调整判定权重,解决误判问题;针对管理效率低,构建低功耗物联网数据交互系统,通过 ESP8266-01SWi-Fi 模块上传检测数据,16MBFlash 芯片实现本地缓存;针对校园场景适配难,采用模块化微型设计,漏斗式投放口配可更换分隔板,三步操作流程适配全年龄段师生,避免设备占地大、使用复杂的问题。
项目具备显著市场潜力,政策与需求双重驱动为其提供广阔空间。政策端,国家发改委明确对具备检测、分类功能的智能回收设备优先给予补贴,部分地方将校园废旧电池规范回收率与教育经费拨付挂钩,降低学校采购门槛;需求端,通过智能回收实现二次利用可帮中小学降低 20%-30% 电池采购成本,85% 家长支持校园配备智能设备,同时设备可对接德育课程实现 “环保 + 教育” 双重价值;技术端,项目核心技术已获 6 项国家专利受理,涵盖智能分拣装置、健康检测方法、数据交互系统等,未来可通过 “基础版 - 标准版 - 旗舰版” 设备销售及数据分析、课程包开发等增值服务拓展市场,为绿色校园建设提供可落地的中职学子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