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桥梁连隔代青春暖阳照银龄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7-31
2025年7月,重庆大学“丰桥计划”与“银龄智联”走进合展至诚养老院,发起“银年传暖阳,童心绽芳华”代际“云”关爱行动:一端陪伴空巢老人,一端牵手留守儿童,用短视频让他们在云端成为“电子爷孙”。志愿者现场教老人跳手势舞《像你这样的朋友》,把欢笑剪成短片上传到抖音,让“夕阳”与“朝阳”在同一片屏幕里互相照亮。正如《人民日报》所言:“让关爱流淌于生活细微处”,今天的每一次云端相聚,都在为中国式现代化积蓄最温暖的力量。
图拍摄于合展至诚养老院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报告》显示,68%机构老人每周与子女见面不足一次,43%长期孤独;丰都县数据显示,61.5%留守儿童双亲同时外出,情感缺位带来心理行为隐忧。对此,大学生团队负责人陶浩然、朱海珊表示,时代疾驰中,“一老一小”同为需要陪伴的群体,他们将用青年之长,带领老人和孩子共享数字红利,让隔代温暖互为补给,共赴美好生活。
活动现场,20余位平均70岁的老人在志愿者带领下随乐起舞,由最初的羞涩观望到欣然投入,笑容洋溢。选择短视频手势舞这种形式,正是考虑到当代青少年更熟悉和喜爱这种生动活泼的表达方式,通过他们熟悉的媒介更容易建立起情感的桥梁。视频中,布满皱纹的脸庞与青春洋溢的笑容相互映衬,在手势舞的节奏里,流淌着跨越年龄的默契与温暖。这场“一老一小”的相遇,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力量,正如歌词所唱"没想到我们会成为好朋友",在数字时代找到了最温暖的注解。
图为活动现场老人们认真学习手势舞
作为一场跨越地域代际沟通新尝试,活动的开展遭遇了不少意想不到的挑战,一度因老人听力、语言障碍陷入静默。"爷爷奶奶们很想表达,但有些话到嘴边又忘了……"志愿者回忆道。就在团队准备调整方案时,一位奶奶说:“孩子,你们写一句,我们跟着念!”简单一句话点燃全场。项目负责人陶浩然感慨,最大障碍并非技术,而是两代人放下完美、笨拙却真诚地靠近;一次互动,亦是一次心灵碰撞。云端对话形式不仅是老龄化社会与留守儿童问题的一次创新性探索,更是中华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美德的当代实践。通过数字技术搭建的桥梁,让隔代群体在互动中实现精神陪伴——老人们重拾社会参与感,孩子们获得长辈关爱,这正是新时代社会公益应有的温度与智慧。
据悉,项目团队已启动"代际同心"长期计划,未来将推出"书信传情""线上课堂"等系列云关爱活动。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为解决“一老一小”社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更展现了当代青年用智慧与担当践行社会责任的可贵品质。在数字化时代,这样的代际互动新模式,正在重新定义"孝亲敬老"和"关爱儿童"的深刻内涵,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