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魅力绽新章,滚龙连厢传薪火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徐宇航、程欣悦 发布时间:2025-07-04
本网讯(通讯员徐宇航、程欣悦)7月4日,武昌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宣恩青韵・滚照厢魂”非遗传承队10名成员,走进湖北省恩施市宣恩县李家河镇滚龙连厢传承展演基地,跟随省级传承人侯安星、“九妹”向艳玲等州县级传承人研习这一非遗技艺。
图为非遗传承队到达滚龙连厢传承展演基地合影 沈文海 供图
团队成员此前在校园课程中与滚龙连厢结缘,深知这项融合灵动舞姿与刚劲节奏的技艺,唯有扎根原生土壤方能悟得精髓。在侯安星老先生引领下,团队成员走进传承基地,聆听向艳玲等传承人讲述滚龙连厢“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的传承实践,追溯其从乡土民俗演变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的脉络,让青年视角与非遗传承的历史纵深形成对话。
图为非遗传承队聆听向艳玲等传承人讲述传承实践 沈文海 供图
基地内,传承人们的技艺行云流水,连厢击打的韵律与肢体语言的默契,让课堂理论瞬间化作可触摸的文化质感。队员们在文化广场随当地居民复现动作,感悟民间文化对技艺的滋养——当连厢击打肩背的脆响与山风共鸣,传统技艺的生命力在实景体验中豁然显影。
图为团队成员走进文化广场学习技艺 沈文海 供图
传承队创新采用“实景体验+潜心修学”模式,在传承人拆解“转体击棍以腰为轴”“跳跃击腿需凝气提劲”等技法要点时,师生以身体实践呼应文化传承。这种沉浸式学习既让“滚龙连厢”的刚柔之美融入青年肢体记忆,更以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为指引,将高校社会实践转化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载体。当队员们连贯完成整套动作时,铜钱声与欢笑声共振,不仅标志着技艺习得,更铸就了“青年力量与非遗保护同频共振”的传承新范式,为文化强国建设添注青春动能。
图为团队成员走进滚龙连厢传承展演基地跟随传承人学习技艺 沈文海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