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正文

当汉服遇上激光雷达:这群00后用手机扫描开启3D试衣革命——东方元境以自主技术打破虚拟服饰“次元壁”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6-06     

  在宁波大学创业园的一间实验室里,23岁的黄培琰正用一部普通手机扫描同伴的身体轮廓。10秒后,屏幕上生成毫米级精度的3D人体模型;轻点选项,一件数字化汉服瞬间“穿”在模型身上,衣袂飘动的褶皱光影与真实布料无异——这正是东方元境团队研发的“时空LOD四维孪生引擎”技术落地场景。这群平均年龄21岁的创业者,用三年时间攻克了虚拟服饰体验的三大技术壁垒。

image.png

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突破一:让手机变身3D扫描仪

  技术核心:激光雷达+SPAD传感器融合算法

  团队创造性利用消费级设备实现专业建模。通过自研的激光雷达解析系统,将iPhone内置的dToF激光雷达精度提升至0.1毫米级(传统方案为5毫米),并突破性适配安卓机型。

  “就像给手机装上‘透视眼’,”技术负责人钱啸杰演示时说道,“SPAD传感器通过捕捉光子飞行时间,配合我们设计的抗干扰算法,即使在强光下也能精准构建人体14万个坐标点。”

image.png

突破二:给数字人注入“情感灵魂”

  技术核心:90ms微表情反馈系统

  团队的核心创新在于其90毫秒微表情反馈系统。当用户触摸虚拟汉服上的纹样时,屏幕中的AI数字人能够立即做出自然反应,例如瞳孔微扩、嘴角上扬,仿佛拥有真实情感。这得益于其自研的“情感计算中台”。该系统运用光场驱动面部绑定技术,通过512个精密的控制点捕捉并重现包括睫毛颤动在内的超细腻表情。同时,其多模态记忆中枢基于Transformer架构,能深度理解用户指令的语义(如“展示唐代齐胸襦裙的行走效果”),驱动数字人做出相应反馈。相较于表情呆板的传统虚拟试衣模特,该团队的数字人反应延迟仅90毫秒,比人类眨眼速度快3倍,实现了仿生级的自然交互。

  “传统虚拟试衣模特表情呆板,而我们的数字人反馈延迟仅90毫秒,比人类眨眼快3倍。”团队成员於子泫展示着苏绣数字人的灵动表情。

4c9c06997a9ccc0e218ebe1305727c3.png

90ms微表情反馈系统

  突破三:破解传统文化数字化难题

  技术核心:AIGC+区块链非遗数据库

  针对传统纹样在数字化过程中易失真的痛点,团队打造了全球首个汉服元素基因库,核心技术包括:

  IP原子化引擎:将云锦、缂丝等1200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解构为可灵活重组的基础模块;

  区块链存证系统:为每件数字汉服生成唯一的NFT指纹,显著提升版权维权效率达30%;

  物理仿真引擎:能够精确模拟纱罗等传统织物细微至0.01毫米的透光特性,确保虚拟服饰的物理表现高度逼真。

image.png

逼真的虚拟服饰

  技术落地:从实验室走向产业

  该技术在宁波服装博物馆的实际应用中已展现出多重价值:

  显著降本增效:设计师利用AI纹样混搭工具,可将新品开发周期从45天大幅压缩至72小时。

  践行绿色减碳:通过数字样衣替代实体打版,单季度即可减少面料浪费约12吨。

  促进文化传承:成功利用3D建模复原了如“百鸟裙”等失传工艺,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相关咨询量激增300%。

  “我们要让技术成为文化的翻译器,”黄培琰指着屏幕上旋转的敦煌飞天数字服饰说,“当Z世代用手机就能穿戴文物级汉服时,文化传承便有了新通路。”目前,该团队已与宁波市元宇宙学会联合起草《虚拟服饰物理仿真标准》,其技术模块正接入杭州亚运会数字服饰展陈系统。

image.png

样板上身效果展现

  创新方案解决行业痛点

  团队的技术方案直击行业传统痛点:

  针对专业3D扫描设备昂贵的问题,创新利用手机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建模成本降低90%;

  针对虚拟服饰僵硬失真的问题,开发了物理级布料仿真系统,将褶皱模拟误差控制在2%以内;

  针对数字人表情呆板的问题,实现了90毫秒微表情反馈系统,达到仿生级自然度;

  针对数字版权保护薄弱的问题,应用区块链纹样存证技术,使侵权追溯效率提升30%。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演示软件使用方法

  这支由建筑学、服装设计、计算机专业学生组成的跨界团队,正将技术深度融入文化肌理。正如他们在实验室墙上的标语所写:“我们织造的不仅是代码,更是文明基因的数字载体。”在数字经济与传统文化碰撞的时代浪潮中,东方元境用硬核技术搭建起穿越千年的桥梁。

头条新闻

  • 哈佛大学“国际禁招令”或加剧人才出走

      美国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校园。  “没有国际学生,哈佛不再是哈佛”  连日来,美国联邦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持续引发热议。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突然撤销哈佛大学“学生和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严禁该校招收国际学生,还要求现有国际学生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  美国国土

  • 平江县伍市镇伍市学校:童心折鹤传祝福

      (通讯员 杨雪)“高考加油!高考必胜!”6月4日下午,平江县伍市镇伍市学校教学楼前响起阵阵稚嫩而有力的呐喊声。六年级学生代表高举着五彩缤纷的加油牌,整齐划一地喊着祝福口号,拉开了“纸鹤传情 助力高考”主题活动的序幕。  活动现场,六年级的同学们手持精心制作的加油牌,排成整齐的方阵。“心想事‘

  • 国擎制造:创新驱动,航空发动机叶片抛

      在航空制造这一高端领域,航空发动机叶片抛磨技术长期以来犹如横亘在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巨石,严重阻碍着行业前进的步伐。传统的抛磨工艺依赖人工经验操作,效率极为低下,一名熟练工人一天也只能完成寥寥数片叶片的抛磨工作。而且,人工操作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精度很难保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次品率居高不下。随着新型

  • 沟通零距离 同心育幼苗——江西省金溪

      为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格局,打造“家校教育共同体”,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筑牢根基,6月3日,江西省金溪县仰山学校家长学校开课。此次活动由校长黄国胜主讲,三年级学生家长和各班班主任参加了本期讲座。  本期课程以《沟通零距离 同心育幼苗》主题,黄国胜围绕学校管理、教师

  • 郑大学子返乡创业:数字化赋能非遗传承

      在浚县西杨玘屯村,一群平均年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正用数字化技术激活千年非遗技艺。由郑州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 "咕咕姐" 安一凡带领的团队,扎根乡村工坊,成功开发 "泥咕咕纹样音效库平台" 与 "非遗传承人管理系统",让国家级非遗泥咕咕突破传承困境,在数字时代重焕光彩。技术破局:用代码守护文化基因

  • “智压先锋”创新突破——开启早期高血

      近日,“智压先锋”团队携早期高血压智能诊断系统及创新中药方案亮相行业峰会,其构建的“筛查-诊断-治疗”全链条创新体系,为我国高血压防治领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该项目不仅填补了中医证型量化诊断的空白,更通过中西医结合模式,为降低医保负担、提升诊疗效率开辟了新路径。  民生痛点倒逼技术创新,政策东

  • 从传统石斛种植到科技兴农先锋:白钟赫

      近日,浙江乐清雁荡山脚下,一位 "00 后" 青年白钟赫的创业故事引发关注。其创立的义乌市峻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 "近野生石斛高效种植技术" 推动产业革新,带动农户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逆境成长:石斛世家的传承与突破  白钟赫出生于乐清市石斛种植世家。幼时,幼时随父辈进山种植的经历,

  • 非遗传承新典范, 书写香云纱数字化传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许多非遗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 “云锦天工 —— 国潮服饰数字化建模领航者” 项目,以创新的思维和先进的技术,为香云纱这一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成为非遗传承的新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