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高校>正文

新质生产力导向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11-06     

  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当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大学生作为国家创新人才储备的关键群体,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协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机制,能够有效突破大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分散、实践脱节等壁垒,有效连接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纽带。

  教育筑基:构建适配新质生产力的育人体系

  教育是创新能力培育的基础性载体,面对当下传统学科体系分割的困局,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契合的育人模式成为不二之选。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增设跨学科课程模块,将其纳入到课程体系的构建板块中,能够培育大学生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跳出单一学科的视角进行问题思考。

  “灌输式”教学作为突破创新教学模式的“第一道门”,搭配新质生产力推广项目式学习、案例式教学和翻转课堂,实现全方位创新育人新格局。高校应当联合企业共享实际研发项目,突破行业前沿性难题,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发过程中磨砺创新思维与实践技能,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同时加强思政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贯穿于教学全流程,引导学生将个人创新追求同国家产业发展相结合,树立“创新为民、科技报国”的价值取向。

  科技赋能: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平台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支撑。高校协同企业共建产学研发合作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打通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能够为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搭建产学协同的实践平台,大力推进学生参与数字孪生、区块链应用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创新实践。通过举办覆盖全行业、多领域的科技竞赛、创新挑战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个人技能探索的热情,锻炼其运用新技术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在科技实践中积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能。

  人才引领:完善创新人才成长生态链

  人才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资源,也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核心关键。高校应着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打造兼备深厚学术造诣与丰富产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破除“唯分数、唯论文”的单一评价模式,努力将创新成果、实践能力、产业贡献等多元要素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同时进一步发挥行业领军人才与企业家的引领效应,举办相关讲座,以企业实况为指南,向学生传播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维,拓展学生的创新视野。

  三位一体:构建协同联动的创新培养闭环

  教育、科技、人才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支撑、协同发力的有机整体。教育为科技应用和人才成长奠定基础,科技为教育升级和人才培养提供工具,人才为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提供核心动能。三者有机融合能够形成“教育筑基-科技赋能-人才引领-创新产出”的闭环培养机制。

  在这一机制中,高校能够全面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为核心导向,优化教育资源在高校教育环节的配置,强化科技平台支撑,完善人才引育的机制。政府在培养环节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资源整合,为产学协同创新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实践场景、技术支持以及市场反馈,形成“高校育人、科技赋能、企业用才”的良性互动格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创新活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基础框架上不断优化。在协同育人中持续完善培养机制、搭建实践平台、优化成长生态,让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释放。以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作者:盖新磊  学校: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头条新闻

  • AIGC赋能小商品产业创新,2025

      2025年近日,以“义起创业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义乌市AIGC小商品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大赛由中共义乌市委宣传部、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旨在推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与小商品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

  • 学生厌学“躺平”?一所乡镇初中3个实

      在当今教育领域,课改已然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从全区生源垫底逆袭中考稳居前十,盛湖学校不补课、不拼师资,用8年的实践探索出了用主动学习激活教育“内驱力”的宝贵经验。   课改的成功绝非易事,学生的内生动力如何唤醒?高效学习能力体系如何构建?我们直击盛湖一线,拆解盛湖在课改过程遇到的难点,求解突

  • ​以课题谋实践,AI 赋能对话课

      以课题谋实践,AI 赋能对话课:第五学区小学英语 “教 - 学 - 评” 一致性教研活动在伍市学校举办  (通讯员:潘婷 潘柱)  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新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要求,第五学区近日以课题《AI 赋能小学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探索 —— 基于对话课的课堂实证》为依托,在伍市学校多媒

  • 港城大QS亚洲大学排名再创新高!国际

      香港城市大学(港城大)在最新发布的Quacquarelli Symonds(QS)2026亚洲大学排名中,从1,526所入围大学中脱颖而出,蝉联全港第三,同时由去年的亚洲第十位攀升至第七位,持续稳居全亚洲前1%高校行列。此外,港城大在QS亚洲大学排名颁奖典礼上连续两年荣获两项大奖,为亚洲区内获

  • 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功举办“职

      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功举办  “职面考公,逐梦公职”公考模拟大赛  为精准赋能学生就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国家公务员考试方向的把控,夯实学生应试能力。11月1日,由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职面考公,逐梦公职”公考模拟大赛在江西财经大学蛟桥、麦庐两个校区同步开启,共计323人报名应试,各项活动

  • 平江县伍市镇伍市第二小学:热爱燃赛场

      (通讯员 黄燕)11月3日,伍市第二小学足球队小将们满怀激情奔赴启明中学,踏上县级足球比赛征程。此次赛事中,球队将接连迎战杨源学校、胡筠小学和桂花学校小学部三支劲旅,开启三场充满挑战的绿茵对决。   首场对阵杨源学校,二小队队员斗志昂扬、状态拉满。开场后,小将们默契传接、攻防有度,凭借灵动跑位

  • 筑牢健康防线 守护家庭未来——金溪县

      为提高广大家长和教职工对艾滋病、梅毒、乙肝的认知与防范能力,共同守护儿童健康成长,2025年10月21日,金溪县第二保育院特邀金溪县妇幼保健院孙淑云医生来院开展“艾梅乙”防治知识专题讲座。  讲座中,孙医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三种病毒的基本定义、发病机理与常见临床症状,详细

  • 聚焦首届研学日活动,解锁研学产业高质

    当“教育强国”遇上“文旅融合”,研学旅游正从探索走向繁荣——它不只是旅行,更是承载中华“知行合一”智慧、助力千万青少年成长的创新育人模式。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十一部委发文,首次将研学纳入国家教育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