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高校>正文

科技匠心筑梦河湟沃土 青春力量赋能民和振兴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9-22     

  科技匠心筑梦河湟沃土 青春力量赋能民和振兴

  ——青海民族大学“红筑河湟·匠心兴乡”乡村振兴促进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本稿通讯作者:彭珺琳)2025年7月17日至8月3日,青海民族大学“红筑河湟·匠心兴乡”乡村振兴促进团赴青海省民和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紧扣积石山地震灾后重建与河湟文化振兴双主线,以“科技赋能乡村·匠心筑梦河湟”为主题,深入乡村一线,开展多项实践服务,取得扎实成效。

  (一)党建与育人融合,筑牢乡村振兴思想根基

  团队与民和县大庄乡等地建立结对共建机制,通过集体学习、专题研讨、主题党日等形式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开设“村头讲堂”“帐篷党课”,用乡土语言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等重要论述。挖掘古鄯镇、巴州镇古道文化和文成公主进藏历史遗迹,开展“党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实践。一名团队成员感言:“‘村头讲堂’等活动拉近了我们与乡亲们的距离,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宣讲只有接地气,才能聚人心、促实干。”

  作为国家级推普重点团队,团队联合青海理工学院开展“七彩假期”支教,探索“国家通用语+民族语”双语推普及“推普+文旅”“推普+非遗”项目。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调研普通话普及情况,开展“河湟文化”主题支教和“推普技能+”培训,结合电商、旅游、建筑等职业技能提升青年就业能力。完成推普与职业技能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为民族地区推普提供新方案。

图一 实践团与大庄乡联合开展“村头讲堂”打造党建品牌活动

  图二 实践团调研巴州镇推普情况并与七彩假期实践团队开展联合支教活动

  (二)科技赋能与专业实践,夯实乡村发展安全根基

  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种植现状,识别出种质资源退化、产业链短暂等核心问题。集成四大创新技术,构建“绿色农田+绿色养殖”循环体系,引入无人机遥感技术精准监测作物长势,推广秸秆膨化饲料技术,促进资源化利用,试验全生物降解地膜解决“白色污染”,探索玉米-柴胡立体套种提升土地效益。

  团队深入积石山地震受灾村镇,开展房屋安全评估与隐患排查,绘制风险分布图,提出生态排水沟及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推广被动式保暖改造技术,研发新型低成本抗震结构,提升房屋安全性与宜居性,完成低成本储水池设计,缓解季节性缺水难题,相关研究成果孵化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学术论文多项。

  图三 实践团调研民和各乡镇积石山地震灾后重建搬迁问题与地质灾害分布情况

图四 实践团在大庄乡调研绿色农牧业现状与青贮饲料应用情况

  (三)文化IP与文旅融合,打造河湟文化新名片

  团队深入调研软儿梨、旱砂西瓜等特色农产品,开展直播助农,创新将河湟彩绘、土族盘绣等非遗技艺融入产品包装设计。打造“河湟文化创客工坊”,调研村史馆建设情况,挖掘喇家遗址、大禹治水传说等资源,设计“河湟文化·民和印象”系列文创,规划“大禹治水”研学路线及“飞跃禹王峡”无人机观光体验。原创“河湟四灵”IP形象,开发“手抓盛宴”“花韵桃缘”等系列产品,规划10条特色文旅路线。

  团队聚焦唐蕃古道文化,对50余处遗址和传统村落进行航拍测绘,提出修复建议,挖掘大禹治水等传说融入文旅路线。完成传统建筑技艺调研报告和多民族建筑特征梳理,撰写学术专著初稿1部。系统评估民和县49项旅游资源,设计13条主题线路,提出《河湟新语》数字文旅品牌构想,通过新媒体讲述民和灾后重建、非遗传承等故事。

图五 实践团调研大庄乡塔窝村村史馆并开展讲解培训交流活动

图六 实践团在寺沟峡、禹王峡景区等地调研“大禹治水”文化故事

  (四)总结与展望

  本次实践形成多份高质量报告、技术方案及文创成果,与当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团队探索了“高校-企业-政府”多方联动服务模式,为灾后重建、产业升级和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团队获评为省级重点团队、教育部推普国家重点团队、“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全国重点团队,并推荐参评2025年省级社会实践优秀案例。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度参与民和县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推动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头条新闻

  •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2026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由现代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新高考背景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于9月20日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方向,聚焦新高考改革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入探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路径。作为《中国高考报告》教研学术的重要成果,2026版“高考蓝皮书”

  • 特级教师领衔、名校资源进驻,想象力教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优质资源的整合、先进理念的落地与科研成果的转化,始终是推动育人质量升级的核心动力。对于深耕智能教育领域的想象力教育科技而言,近期更是喜讯连连,一系列重磅举措的推进,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将为广大学生与家长带来实实在在的教育红利。从汇聚行业顶尖智慧的名师工作室成立,

  • 科技匠心筑梦河湟沃土 青春力量赋能民

      科技匠心筑梦河湟沃土 青春力量赋能民和振兴  ——青海民族大学“红筑河湟·匠心兴乡”乡村振兴促进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本稿通讯作者:彭珺琳)2025年7月17日至8月3日,青海民族大学“红筑河湟·匠心兴乡”乡村振兴促进团赴青海省民和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紧扣积石山地震灾后重建与河湟

  • 方塘伙伴“黔”行:以职业启蒙之光,照

      2025年8月中旬,浙江省政协钱塘青年之家委员会客厅的委员们携手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方塘伙伴计划”志愿服务队跨越千里,奔赴贵州省大方县,开展了一场以职业启蒙教育为核心的支教活动,为当地山区孩童点亮了探索职业梦想的明灯,该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引导的方式,为山区孩子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职业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大中小幼共传红色薪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和英雄故事,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华东交通大学“沂脉相传”志愿宣讲团在沂蒙革命纪念馆的支持下,持续开展“青春传承 沂蒙星火”为主题的沂蒙精神宣讲系列活动,走进大

  • 河南漯河郾城区许洼小学:观思政大课赓

      河南漯河郾城区许洼小学:观思政大课赓续红色血脉 绘笔墨文章抒发爱国情怀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近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许洼小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组织全校师生共同观看了由教育部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节思政

  • 河南漯河郾城区全国科普月健康讲座在许

      河南漯河郾城区全国科普月健康讲座在许洼小学举行  “平时总忙着备课、管学生,不知道如何好好关注自己的身体建康,今天这场讲座真是讲到我们心坎里了!”9月16日下午,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许洼小学多功能室内掌声阵阵,由漯河市郾城区科学技术协会、郾城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郾城区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之“关爱女教师

  • 青春实践路 文脉传承行——陕西中医药

      7月13日到7月19日,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一行奔赴享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美誉的陕西省汉中市,开展了一场以“追寻红色记忆,赋能乡村振兴,传承千年文脉”为主题的沉浸式实践学习活动。团员青年们通过走访革命旧址、调研特色产业、体验非遗文化、探秘生态保护,深刻感悟汉中的历史厚度、革命精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