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华章·字字铿锵”社会实践团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枣丽木·热甫哈提 发布时间:2025-08-31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青年学子践行使命的热忱脚步;祖国大地,幅员辽阔,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共同书写着团结奋进的时代篇章。
一、团队基本介绍
“和韵华章·字字铿锵”社会实践团”由中南大学5名2023级学生组成,包括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学生4名和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学生1名。团队成员民族多样,涵盖壮族、哈萨克族、回族、汉族四种民族。“和韵华章·字字铿锵”社会实践团怀揣着对民族团结的深切认同与美好期盼,与2025年7月赴长沙市岳麓区航天社区和学校展开宣讲活动,用生动的故事、鲜活的案例、易懂的语言,向更多人传递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瞬间,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为绘就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壮丽画卷贡献青春力量。
二、实践项目基本内容
“和韵华章·字字铿锵”社会实践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为核心使命,通过民族团结主题宣讲、民族文化展示和互动体验等活动,普及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各民族群众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团队摒弃传统单向灌输的宣讲方式,创新采用“故事分享+案例解析+互动体验”的多元形式,将宏大的民族团结理念转化为群众听得懂、感兴趣的家常话,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定制宣讲内容,让听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共通情感,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三、实践过程记录
(1)前期准备与初步实践
团队首先召开启动会议,明确实践目标、整体安排及成员分工,同步初步制定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确定拟走访的社区、学校及企业名单。随后,团队赴长沙市岳麓区航天社区与学校开展调研,通过沟通对接、问卷发放及访谈等方式收集需求与意见,并及时整理调研数据。接着,组织开展民族文化与政策培训及宣讲员技巧培训,同步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宣讲 PPT、宣传册,筹备民族文化展示道具与服饰,结合调研结果明确宣传重点。此后,在校内开展模拟宣讲并根据反馈优化内容与形式,确定最终宣讲单位及时间。在成员休整、宣讲员巩固内容后,团队总结首周工作,梳理问题与不足,确认次周宣讲流程及分工,核查宣讲资料与道具,并与宣讲单位最终确认活动细节。
(2)深入宣讲与互动活动
在签约长沙市岳麓区航天社区和学校,团队先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讲,通过普及民族政策与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宣讲预设文稿、与听众互动答疑等形式,普及相关知识并收集反馈以了解宣讲效果;随后组织民族服饰展示活动,邀请听众参与以呈现民族服饰特色及文化内涵,同步开展民族歌舞现场教学,引导听众共同学习以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并举办宣讲内容有奖问答活动、准备小礼品奖励积极参与者。同时开展民族知识接力赛等民族团结主题互动游戏,通过与听众交流互动进一步巩固宣讲效果;后续,团队与活动参与人员开展后期交流,了解其活动感受与建议,收集反馈意见以总结经验,进而整理回访结果、撰写活动总结报告,并分析活动中的不足,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
四、实践成果展示
(1)宣讲成果:通过在社区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讲,普及了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了各民族群众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宣讲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使听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通过与听众的互动交流,解答了他们的疑问,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民族团结的理解。收集听众反馈,对宣讲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及时调整和优化,提高了宣讲效果。
(2)民族文化展示成果:组织了民族服饰展示活动,展示了各民族服饰的特色和文化内涵,让观众直观地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现场教学民族歌舞,邀请听众一起学习,使他们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通过拍摄活动现场照片和视频,记录了民族文化展示的精彩瞬间。
(3)调研成果: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了大量关于民族团结宣讲需求和群众对民族团结认知程度的数据。结合宣讲过程中收集的反馈信息,对民族团结在基层的宣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撰写了详细的调研报告,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了关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参考依据。
(4)成员收获: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宣讲技巧、调研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锻炼和提升。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凝聚力。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加深了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五、总结
此次民族团结宣讲社会实践,是一次政策传递与文化交融的深度探索,更是一场心与心相连的温暖奔赴。从问卷调研的细致倾听,到宣讲台上的真挚分享,从民族服饰的璀璨展示,到互动游戏中的欢声笑语,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成员的热忱,也见证着民族团结之花在交流中悄然绽放。实践虽已落幕,但守护民族团结的初心永不褪色。未来,我们将带着此次实践的收获与思考,以青春之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更多温暖动能,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作者:枣丽木·热甫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