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高校>正文

扬州大学商学院“垛田青耘”实践团队探千垛菜花海,寻一份乡村振兴的“答卷”

来源:中国教育晚报     作者:嘉锰     发布时间:2025-07-26     

  扬州大学商学院“垛田青耘”实践团队探千垛菜花海,寻一份乡村振兴的“答卷”

  夏日的千垛景区,金黄的油菜花海虽已落幕,但垛田水网间蕴含的乡村活力依然蓬勃。6月28日至30日,扬州大学商学院“垛田青耘”实践团队赴泰州兴化千垛景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农户、对话景区负责人,深入探寻乡村振兴的"千垛密码"。

(图为6月30日垛田青耘实践团队大合照。潘婧雯供图)

  倾听乡音:感知景区发展的民生温度

  活动伊始,实践团队走进东旺村农户家中,与村民促膝长谈,细致了解景区开发对生活的影响。"花期时开民宿、摆小摊,一个月能挣不少,可淡季一来就得外出打工或回田种地。"村民的朴实话语道出了旅游淡旺季带来的生计难题,也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当地乡村发展的现实需求。大家认真记录村民对增加旅游项目、拓宽就业渠道的期盼,更直观地认识到乡村振兴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图为6月29日,垛田青耘实践团队成员杨嘉璐和刘贤对当地民宿老板进行采访调研。陈梦微供图)

  而在淡季的田间地头,队员们看到农户们忙碌耕作的身影。"景区火了,我们日子确实好过了,但就盼着一年到头都有活干、有钱赚。"一位正在劳作的大叔的话,成为团队思考如何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

  (图为6月30日垛田青耘实践团队拍摄淡季农民在菜田耕作。杨嘉璐供图)

  对话先锋:解码景区带动的振兴路径

  6月30日上午景区负责人晏中和先生带领队员们走进千垛景区游览,详细介绍了千垛景区从传统农田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蜕变历程。"以前东旺村是出了名的穷村,现在八成以上农户盖起两层小楼,景区每年还为村民代缴医保、发放福利。"晏中和先生的介绍让队员们看到旅游产业对乡村发展的带动实效作用。

  (图为6月30日垛田青耘实践团队跟着景区负责人晏中和先生走进千垛景区了解景区发展历史。杨嘉璐供图)

  针对淡旺季等焦点问题,晏中和先生透露,政府与景区正积极谋划破局之策。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与扬州大学农学院合作研发油菜新品种时,他当即表示:"欢迎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校来此设立试验田,只要能帮村民增收,我们全力支持。"这番表态让队员们看到乡村对接智力资源的迫切与诚意,也看到了校地联动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道路。

  (图为6月30日垛田青耘实践团队成员潘婧雯采访景区负责人晏中和先生。孙嘉欣供图)

  青春担当:践行服务乡村的初心使命

  "这次实践让我们明白,乡村振兴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家家户户的柴米油盐。"团队负责人潘婧雯在总结会上感慨道。她表示,作为扬州大学学子,将发挥学科优势,联动校内农业、管理等专业力量,为千垛景区淡季运营、农旅融合等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用青春智慧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三下乡"活动,团队队员们感受到了千垛景区这种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既能守护住绿水青山与垛田文化,又能让垛田变聚宝盆,绘就生态美、文化兴、百姓富的新图景。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扎根大地、服务基层的信念。未来,”垛田青耘”实践团队将持续关注千垛景区的发展,推动校地协同发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头条新闻

  • 扬州大学商学院“垛田青耘”实践团队探

      扬州大学商学院“垛田青耘”实践团队探千垛菜花海,寻一份乡村振兴的“答卷”  夏日的千垛景区,金黄的油菜花海虽已落幕,但垛田水网间蕴含的乡村活力依然蓬勃。6月28日至30日,扬州大学商学院“垛田青耘”实践团队赴泰州兴化千垛景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农户、对话景区负责人,深入探寻乡村振

  • 深研尘肺疾,共筑呼吸安

    深研尘肺疾,共筑呼吸安——安徽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健先锋”服务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025年7月13日至7月15日,安徽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健先锋”服务队赴淮南市大通区居仁村,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与健康宣教活动,旨在增强群众健康意识,筑牢职业安全防线。7月13日至14日,服务队将目光聚焦于

  • 口碑与热度双丰收!《羊守11之狂野新

    近日,金鹰卡通频道与优酷少儿、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热播的《羊村守护者11之狂野新宇宙》凭借其创新的剧情设定和精良制作,成为暑期档亲子家庭与年轻观众的热门选择。自开播以来,该片不仅登顶全国卫视排名、腾讯视频少儿热播榜等五大榜单,更以高口碑和广泛讨论度,再次印证了“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一国民IP的持久魅力

  •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阡陌青苗”

      近日,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阡陌青苗”实践队以“才智播种乡村梦,强农报国促振兴”为主题,赴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开展为期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多专业融合优势,通过“调研诊断+实操助力+成果转化”的实践模式,将经济管理专业知识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智力新动能。  景

  • 青衫踏野觅良策 兴乡凝力拓新途——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部署要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百炼兴乡”实践队深入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水冚村,开展了系统性的调研工作。团队聚焦清远麻鸡、中华蜂蜂蜜、小耳朵黑山羊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制作宣传片、拓展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条等举措,以实际行

  • 合工大学子探访三里街党建引领新范式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7月14日,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解读枫桥调解智慧 擘画便民治理图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走进合肥市瑶海区三里街街道,围绕基层治理与矛盾纠纷化解展开调研实践,为基层治理和社会和谐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 “荣”聚青春情“昌”起乡梦行——重庆

      7 月 8 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星火传承社会实践团一行 15 人,走进重庆市荣昌区夏布小镇与安陶小镇,开展非遗文化专题调研活动。此次实践团由学院副书记、副院长马建林带队,学团办副主任罗映芳、学生党支部书记刘久江、行者无疆旅游协会指导老师张磊及 11 名学生组成,通过实地走访、体验

  • 文化课堂进塘埔,一壶一语道传承:广外

      为积极响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壶语潮声”突击队前往榕城区凤美街道塘浦村开展“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壶语潮声以“非遗文化理解与体验”为核心,于塘埔综合文化中心开展公益课堂活动,带领塘埔村的孩子们感受非遗文化魅力。